新聞

川普百日新政2》數百項清潔能源補助喊卡、IRA紅利消失,一張圖看川普氣候政策變化

EN

川普曾痛批拜登的減碳政策會「拖垮經濟」,如今上任後全面翻轉能源政策。

川普曾痛批拜登的減碳政策會「拖垮經濟」,如今上任後全面翻轉能源政策。(圖片來源:美國白宮)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4月30日迎來就職百日,期間他已簽署逾百項行政命令,強勢推翻前朝政策,更大動作拋出「關稅核彈」,掀起全球貿易震盪。川普消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市場也醞釀一股反ESG浪潮。《RECCESSARY》推出「川普百日新政」系列專題報導,盤點關稅衝擊、氣候政策與企業對策建議,深度解析川普執政下對再生能源產業衝擊與因應。

拜登政府任內推動的《降低通膨法案》(IRA),被譽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聯邦氣候投資計畫。但川普上任僅百日,便大動作推翻前朝政策,不僅撤銷多項排放與環境監管措施,還削減潔淨能源補貼、支持化石燃料生產。這波川普引領的反永續風暴,不僅影響美國自身的能源轉型進程,也對全球氣候治理帶來巨大衝擊。

美國潔淨能源補助大縮水,數百項專案面臨審查

川普一上任,便火速退出《巴黎協定》,並宣布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取消對電動車的聯邦補貼,對全球潔淨能源產業投下震撼彈。在多場演說中,他反覆強調「美國優先」,聲稱追求淨零排放將犧牲美國工人與製造業利益。

長期支持化石燃料產業的川普,曾猛烈批評拜登的減碳政策會「拖垮經濟」,如今上任後全面翻轉能源政策。新政府不僅取消太陽能與風電計畫的聯邦稅收抵免,更擴大聯邦土地上的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權。 

根據《美聯社》取得的能源部文件,兩筆非營利能源智庫RMI的潔淨能源補助已遭終止,原因是「與現任政府目標不符」。其中一筆為530萬美元,原用於改造麻州與加州的低收入住宅,推動節能減碳示範的項目;另一筆150萬美元則用於評估美國城市中的電動車共享模式。

目前列入審查清單的還包括約300個潔淨能源專案,涵蓋風電、太陽能、儲能與電動車基礎建設等。這些項目多數來自2021年拜登簽署的《基礎建設法案》,該法案釋出數千億美元用於工業與建築部門的減碳升級。能源媒體《E&E News》更指出,川普政府正擬定一份可能遭取消補助的「黑名單」,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

在環境監管方面,美國環保署(EPA)宣布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放鬆管制行動」。川普將矛頭對準拜登時代的氣候政策,包括電廠碳排限制、車輛廢氣排放標準與水資源保護等措施,甚至終止與環境正義與多元化相關的聯邦計畫。最具爭議的是,環保署正考慮推翻先前對氣候污染危害的科學結論。該結論正是聯邦管制溫室氣體的法律依據,一旦撤銷,環保署將喪失限制碳排的權力。

川普上任百日,衝擊哪些環境政策?

川普效應擴散全球,東協氣候融資跳票、歐盟放寬永續規範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美國氣候政策的轉向,在國際上引發連鎖反應。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印尼、阿根廷等國也一度傳出考慮跟進,區域氣候合作陷入倒退危機。

川普上任後也間接對歐盟產生外部壓力。為因應來自美中企業的競爭與貿易摩擦,歐盟開始調整自身的永續規範,嘗試在減碳目標與經濟間尋求平衡。

歐盟近期啟動修改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3D)及永續分類標準,目標希望簡化流程、減輕企業負擔,提升產業競爭力。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重新評估對永續政策的支出分配,甚至放寬部分綠色規範以平衡經濟壓力。

延伸閱讀》圖解歐盟永續綜合簡化套案:企業永續監管要求為何放寬?CBAM、CSRD、CSDDD調整有哪些?

美國放寬環境監管,同時也讓ESG投資面臨更高不確定性,造成投資者對企業氣候承諾的信心動搖。為了降低政治風險,包括摩根大通、花旗在內的美國6大銀行相繼退出「淨零銀行聯盟」(NZBA)。 

這6家銀行共管理資產高達14.29兆美元,占NZBA總資產約20%。他們的集體退出,將直接縮減全球氣候融資規模,這對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綠色投資打擊尤為嚴重,不僅可能拉高氣候基礎建設的融資成本,也將延長這些國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美國的對外氣候援助也沒能倖免,川普政府大幅削減對發展中國家的氣候援助,氣候媒體《Carbon Brief》分析指出,全球約10分之1的氣候資金將面臨風險,而這些資金原本用於支持再生能源建設、氣候韌性提升與能源效率改善等專案。

東協十國4月開會商議對等關稅因應對策,決議以團結合作應對關稅造成的匯率跟資本波動。

東協十國4月開會商議對等關稅因應對策,決議以團結合作應對關稅造成的匯率跟資本波動。(圖片來源:Tengku Zafrul

美國氣候政策轉向,綠色製造業前景蒙上陰影

回到美國國內,川普政策對當地綠色製造業也帶來直接衝擊。拜登政府過去兩年透過IRA推動能源轉型,帶動民間部門對電動車與潔淨能源領域的投資超過1,330億美元,使製造業投資規模成長3倍,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強化美國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然而川普一上任便撤銷電動車強制銷售規範與多項潔淨能源政策,引發市場對政策朝令夕改的擔憂,企業投資轉而趨於保守。儘管部分共和黨議員仍力挺川普,但在喬治亞、北卡羅來納等依賴綠能投資的州,已傳出反對聲浪,憂心失去IRA帶來的就業與產業紅利,將重創地方經濟。

加拿大維多莉亞大學古斯塔夫商學院講師史都華(Thomas Stuart)指出,川普雖然表態將維持關鍵礦產供應鏈穩定,試圖安撫電動車產業,但若無法延續相關補貼與產業扶持機制,將放緩綠色轉型進程,甚至損害他所宣稱的製造業回流目標。

原先外界寄望州政府可延續美國的氣候政策路線,但川普近日簽署行政命令,授權司法部介入阻止各州實施氣候變遷、碳排放與ESG相關法規,並點名加州、紐約等州的政策違憲。這場政策逆轉,正讓美國綠色製造面臨高度不確定風險。

來源:時代雜誌衛報Carbon BriefGreen Central BankingThe Conversation


川普百日新政 系列報導

※「川普百日新政」系列報導即將陸續上線,每日一篇帶您掌握川普執政下對再生能源產業的衝擊與因應策略,敬請持續追蹤關注。

相關主題
《氣候法》下步怎麼走?施文真:年中預告碳封存辦法,台版CBAM優先推動
加拿大大選登場!川普威脅淡化氣候議題,2大候選人在能源政策如何較勁?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