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接受《Reccessary》採訪。(攝影:莊閔茜)
「碳權就是以最少資源,減最多的碳」」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點出碳權對企業的重要性。在2050年淨零排放路上,淨零攸關產業競爭力,也比拚國家力量,台灣碳權交易所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又可稱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將可抵減企業碳費、用於環評增量抵換,帶動國內碳權市場發展。
從場外媒合走向公開買賣平台,碳交所提供更安全交易環境
台灣碳權交易所去年8月掛牌成立,同年12月首批國外碳權上架,引入來自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國際高品質碳權,如今台灣碳交易制度邁向新里程碑,10月2日首批國內碳權上架,可以抵減企業碳費、用於環評增量抵換,引領台灣企業減碳新浪潮。
過去台灣的碳權交易主要是私下媒合的方式,買賣雙方協商後再自行交易。田建中指出,碳權交易所的成立,主要提供公正且安全的交易平台,擔任最終的交割與結算責任,提升整體交易效率。
碳權開發商南極碳台灣區核心業務資深經理廖佩瑄表示,過去企業雖然可以購買碳權,但市場封閉也不透明,需要挨家挨戶、一家家打電話,只能場外自己媒合,相關細節或轉移程序都還比較不明朗。
國內碳權市場創造減碳誘因,150萬家中小企業都能參與
隨著國外碳權平台運作近一年後,緊接著是國內碳權交易平台登場,商品將包括「抵換專案」與「自願性減量專案」,前者過去已有95案註冊、超過37案取得「抵換專案」碳權;後者自願減量專案由於去年才生效,僅6案註冊通過,額度申請通過0案,顯示初期銷售的國內碳權仍以抵換專案為主。
但目前抵換專案已停止新專案申請,根據環境部公布台灣版本的自願減量方法,共13類143項方法學,企業可直接套用來申請碳權專案,其中汰換燈具、冰水主機等10項,因為技術成熟、計算方式簡易明確,註冊階段可免經第三方查驗機構驗證,簡化行政作業,提高企業投入減碳意願。
然而,國際倡議組織「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今年8月才提到,透過再生能源取的碳權無法滿足「外加性」的要求,凸顯國際對於高品質碳權的要求。未來台灣要如何接軌國際碳權的趨勢,田建中認為,國外發展進度超前,現階段環境部的方法學,主要仍以「鼓勵」企業減碳的角度出發;而且台灣減碳措施有限,受限於地狹人稠、排碳密度高,沒辦法像外國透過大面積太陽能板、廣闊植樹來減碳。
即便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啟動,初期可購買的國內碳權專案不多,加上環境部只接受二氧化碳排放量2.5萬噸以下中小企業申請自願減量專案,現階段大多仍在註冊階段;展望未來,田建中指出,若能促使150萬家中小企業動起來,一同加入減碳行列,就能創造正向循環。
當碳有價時代來臨,對於中小企業減碳也能創造誘因。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提醒,企業已投入資金進行節能減碳,算好節省能源費用的同時,應同步計算「碳的價值」,透過自願減量專案,轉化成高品質碳權,再用碳權資金進行更多減碳措施。
對於需繳碳費的碳排放大戶來說,未來碳權更是企業須關注的重點。企業可藉由購買碳權抵扣碳排節省碳費;國內碳權亦能做環評的「增量抵換」,當企業建廠、擴廠時,環評會要求企業購買每年碳排量的1/10碳權,否則環評不會通過,這些都有助碳權市場流通。
國外碳權將以高品質碳權「自然碳匯」為主,納入SDGs永續指標
當交易機制明朗化,碳權也不僅僅是減碳工具,還創造了更多的價值。田建中指出,高品質碳權標準已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考量健康、性別平等、教育和生物多樣性等17項永續指標,「某種程度上,是對地球某些角落的人做一些善事」。
目前碳交所的國際碳權品項,包括風力發電、沼氣發電、潔淨水源、太陽能、紅樹林藍碳與植樹造林綠碳共6項,未來將順應國際潮流,以引進「自然碳匯」為主。
今年五月,科技巨頭Google、Meta、微軟和Salesforce宣布啟動共生聯盟,承諾簽訂多達2,000萬噸以自然為本的碳移除碳權,透過植林、碳捕捉等方式達成實質減碳,現今碳交所架上的藍碳紅樹林、綠碳桉樹專案便是此類。相較於減排型的碳權,碳移除可實現實際吸收二氧化碳、減碳效益,被認為是更高品質的碳權。
為避免漂綠風險,碳交所也嚴格把關碳權品質。目前架上的綠碳、藍碳兩項便是從30個案子篩選而來,並經過碳驗證非營利組織Verra等第三方機構認證,碳權交易所資深經理蔡旻樺表示,除了遵照環境部指引,還確保達成SDG三項以上標準,且要求碳權發行年份在5年內,代表2024年底上架的碳權,最早核發時間應為2019年,確保採用較新、更嚴格的方法學。
蔡旻樺指出,碳交所也與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攜手合作,藉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衛星資料的地表數據,確認碳權專案的綠化指數,是否有明顯的綠化趨勢,代表進行此項專案後,綠化程度確實有成長。
當台灣2026年開始徵收碳費,國內碳權可作為受管制企業進行碳費抵扣,國外碳權則提供企業滿足產品碳中和及ESG的要求,協助企業更便利取得碳權的管道,另一方面也能夠推動國內碳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