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I浪潮影響非核政策?彭博專訪卓榮泰:台灣對採用新核能科技「非常開放」

EN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外媒專訪時透露,對核能新技術採開放態度。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外媒專訪時透露,對核能新技術採開放態度。(圖片來源:行政院)

賴清德政府對於核能的態度受到國際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接受《彭博》(Bloomberg)專訪時表示,面對人工智慧(AI)推升半導體業者的電力需求,台灣對於新核能技術持「非常開放」(very open)的態度,這番話被認為是賴政府重新考慮核能的強烈徵兆之一。

卓榮泰表態試水溫,不排除接受核能

報導指出,卓榮泰表示「只要台灣對於核能安全有共識,在核廢料處理上有好的方向及保障,且有強烈共識,我們就可以公開討論」。儘管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將於明年除役,但他強調已經要求台電讓員工留在原本工作崗位上,以因應法律上可能的變化,並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的核子技術。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地震發生輻射外洩後,台灣民眾對於核能的支持度崩跌。彭博認為卓榮泰的說法,似乎凸顯台灣政府反核態度的轉變,尤其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在AI浪潮下的電力需求有增無減,加上台灣今年以來已經兩度調漲電價,目前工業用戶的電價較年初增加12.5%。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台灣AI科技用電需求將從2023年的24萬瓩增至2028年的224萬瓩,成長約8倍,同時推升全台用電量,在2027年突破3,000億度,並於2030年來到3,343億度,較2023年成長12%到13%。

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核三」預計於2025年全面除役,但卓榮泰在彭博專訪中透露政府反核立場可能有轉變。

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核三」預計於2025年全面除役,但卓榮泰在彭博專訪中透露政府反核立場可能有轉變。(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能源供應影響AI發展,擁核國家與企業漸增

報導也提到,中國近期軍演模擬包圍台灣,儘管沒有立即衝突的跡象,但台灣被切斷重要能源供應,也是賴政府必須得思考的風險之一。

隨著美國、日本競相爭取台積電跨海設廠,卓榮泰將視其為民主國家的串連,透過商業合作讓國家間的夥伴關係更加緊密,並與中國抗衡。卓榮泰提到,「台灣經濟的韌性來自友好國家的夥伴關係,我們有強大的垂直整合供應鏈,能夠在民主供應鏈中扮演要角」。

這不是賴政府第一次表態可能擁核,賴清德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即表示,能源議題不是擁核或反核的是非題,而是多元的選擇題,不排除任何實現淨零的選項。

除了台灣,東協國家如印尼、泰國、菲律賓,也都在為了實現淨零,評估採用核能的可能性;企業方面,科技巨擘Google也可能加入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的行列,採用核電降低碳排,達到全天候使用無碳能源。

資料來源:BloombergChannel News Asia

【東協綠電與碳交易研討會】台灣企業如何保持永續競爭力

相關主題
2025永續揭露新規倒數!金管會:4成上市櫃公司未交報告書,違者最高罰100萬
由各單位地方副首長擔任「永續長」,彭啓明:政府將帶頭減碳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