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的對等關稅,環境部說明4大對策,工總也提6大建言。(圖片來源:白宮)
美國總統川普在當地4月2日公布對各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台灣稅率達32%高於日韓,外界關注對企業競爭力跟轉型力道的影響,對此環境部說明4項對策,指出台灣淨零方向不變,不會錯過這波綠色轉型的關鍵機會,同時將積極貼近國際趨勢,並把循環與永續融入產業核心,讓淨零不再是成本。
針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工業總會(下簡稱工總)也提出6項建議,希望政府廣納產業意見,並持續協助培育科技、人工智慧(AI)與淨零人才,產業也需持續升級、多元布局市場。
關稅壓力勝CBAM,環境部推4對策
環境部長彭啓明7日下午出席「Taiwan in the World: Sustainability Breakthrough & Responsible Investment Dialogue」談及美國關稅風波,坦言其衝擊規模遠超過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企業來說是生存保衛戰,相較於淨零永續,「先活下來」成為最重要課題。
面對此氣候治理變局,彭啓明提出4大對策,指出台灣的減碳目標雖具挑戰性,但同時也是產業轉型、創新發展的契機。
-
淨零目標不變,台灣不錯過綠色轉型關鍵機會:以大帶小建立台灣特色綠色供應鏈。
-
政府積極貼近國際趨勢,完善治理制度協助企業強化競爭力:強化法制建設,設立台版CBAM。
-
綠色工作機會快速成長,創造青年競爭力:與全台28所大學合作「綠領人才增能計畫」,幫助青年具備淨零與循環經濟的核心職能。
-
政府為最大支持者,也要成為最好的生態系營造者:擴大各界溝通與協作。
彭啓明指出,台灣與全球的能源結構與產業配置不同,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路,建立台灣特色綠色供應鏈。透過「以大帶小」、「強帶弱」,讓科技產業的轉型成為中小企業的引路人。同時積極推動廢棄物管理、循環經濟政策,藉由全球供應鏈重組,讓淨零成新一代價值鏈的起點。
在國際合作方面,彭啓明指出,將與歐洲多個單位合作,在碳足跡、數位轉型、循環治理方面建立許多可供參考的典範,這些成果可望成為全球共享的治理參考。同步規劃台版CBAM,建立對內外銷都公平合理的保護機制,並協助出口導向產業建立更強的國際談判籌碼。
未來將針對高碳排產業啟動減碳升級計畫,並投入100億綠色成長基金,協助本土氣候科技發展,彭啓明表示,任何有助於台灣減碳的國際合作與資源,都樂於對接,廣納全球夥伴。
環境部強調減碳目標不變,但會更貼近企業、了解第一線需求,擴大與產業、公協會、地方政府等各界的溝通與協作。同時將積極爭取資源,擴大補助與獎勵,並適時調整制度提供靈活配套與快速回應。
工總認為,升級轉型或布局多元市場非常重要,也呼籲各個產業仍應持續研發、多元布局海外市場。(圖片來源:iStock)
工總籲產官合作,提出6項應變建議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變局,工總呼籲各產業與政府攜手合作,工總表示,目前已和所屬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科學園區公會等公會密切聯繫。期望政府系統性思考,避免引發輸入性通貨膨脹、進出口市場失衡、原物料市場波動等狀況,並提出以下6大建言:
-
補助措施和申請門檻簡化與便民,放寬產業紓困申請門檻。
-
依產業別進行座談說明各項政策方案,並邀請產業界參與談判團隊,提供所需的產業意見。
-
經濟部及有關單位成立「對美採購團」,工總將協助擴大對美採購,降低台美貿易逆差。
-
產業加速升級轉型或布局多元市場。
-
提供各產業面對數位轉型與AI應用、淨零轉型等培訓資源。
-
透過財政部與金管會行政協助,維持資金流動。
工總提到,人才是企業的根本,政府在因應關稅影響時仍應加強產業人才培育,提供企業面對數位轉型與AI應用、淨零轉型等培訓資源,及因應缺工議題的人力補充。
川普的對等關稅,對全球市場投下震撼彈,目的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工總表示,工總可協助產業響應擴大對美採購,並提醒各產業也應持續投入研發,及多元布局海外市場。
為因應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企業紛紛強化對美投資。電機大廠大同6日率先宣布與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完成簽約,搶攻美國電力市場大餅。大同表示,在電網強韌及電力供需的剛性需求下,持續看好美國電力設備市場,今年第一季已獲得美國客戶訂單青睞,接下來將響應在美生產政策,避免受到關稅因素影響,加速拓展海外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