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車廠壓力排山倒海,歐盟執委會提案放寬減排規定。(圖片來源:iStock)
歐盟執委會正式提案放寬汽車減排期限,為車廠爭取額外2年緩衝期。不過歐洲車廠正面臨需求疲軟、中國競爭加劇,以及美國關稅等多重壓力,使得歐洲議會正醞釀一股推翻燃油車禁令的聲浪,最快4月將啟動修正案討論。
歐盟減排規定擬放寬,多數車廠鬆口氣
在歐洲車廠積極遊說下,歐盟執委會1日公布新車及貨車碳排標準修正草案,將原訂2025年單一年度減排未達標即開罰的規定,改為以3年平均值計算,並延後審核與裁罰時間,但歐盟2050年碳中和目標仍維持不變。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這項提案為汽車產業提供更大彈性,同時確保歐盟能持續朝氣候目標邁進,證明減碳與競爭力可以並行。
不過,並非所有車廠都支持此提案。由中國吉利(Geely)持多數股權的富豪汽車(Volvo)即表示,歐盟的做法對於已投入資源減碳、能夠達標的企業不公平。
電動車業者示警:歐洲將難追上中國步伐
歐洲電動車產業組織E-Mobility Europe曾警告,放寬碳排規定可能讓歐洲在電動車領域進一步落後中國,並影響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投資。
歐洲車市成長放緩、需求下滑,使得不少車廠承受巨大壓力。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歐洲區負責人英帕拉托(Jean-Philippe Imparato)認為,歐盟應該提振電動車市場,否則寬限期僅是延後裁罰,若市場持續低迷,部分車廠恐怕再過兩年就撐不下去。
英帕拉托在法國議會聽證會上指出,歐盟放寬減排標準後,油電混合車供應鏈出現生產延誤,車廠必須提前3個月訂購零件,導致斯泰蘭蒂斯3月產量整整少了2萬輛。
延伸閱讀》歐盟車廠減排期限擬延後2年,民團憂歐洲電動車競爭力落後中國
歐洲電動車產業組織憂心,放寬碳排規定可能讓歐洲在電動車領域落後中國,並影響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圖片來源:iStock)
2035年禁售油車生變?歐盟最大黨團擬提案撤銷
雪上加霜的是,歐洲車廠還將迎來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關稅壓力。美國預計額外加徵25%的關稅,可能進一步削減歐洲對美國的出口,尤其美國是歐盟最大汽車出口市場,占歐盟整體汽車出口的近4分之1。
在車市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歐盟內部也開始檢討燃油車禁令。歐盟於2023年通過法案,規定最晚2035年起禁止在歐盟境內銷售燃油車,但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EPP)計劃在今年第3季或第4季提出修正案,要求撤銷禁令。
歐洲人民黨預計提出的改革方案,包括開放使用合成燃料或生物燃料的燃油車,以及允許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繼續銷售。支持改革的德國議員吉西克(Jens Gieseke)表示,若議會同意,最快4月就會啟動解除禁令的談判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