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在曼谷總部。(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近期亞洲電動車市場消息不斷,先是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傳出正考慮整併,隨即又有報導指鴻海(Foxconn)有意收購日產,藉此補強品牌方面不足。外界關注鴻海是否能如同收購夏普般,進一步擴大在電動車領域的布局,但目前鴻海在泰國的發展顯然遇到阻礙。
泰國車市降溫,鴻海與PTT電動車計畫卡關
鴻海於2021年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簽約,計劃合資設立電動車組裝廠,投資金額高達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元),並預計2024年實現年產能5萬輛。但計畫推展並不順利。近日傳出PTT已減持合資公司股份,甚至可能撤資,連工廠建置也已經停擺。
PTT的主要收入來源超過9成依賴化石燃料,雖然已拓展礦業、製藥等多元業務,但進軍電動車市場作為轉型永續策略,卻因市場環境惡化受挫。
泰國過去一年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銀行收緊貸款條件,加上車市低迷,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泰國10月車輛銷售數字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大減逾30%。
營收9成來自化石燃料業務的PTT在綠色轉型過程中遇到阻礙。(圖片來源:PTT)
PTT綠色轉型遇阻,電動車組裝首當其衝
在泰國政策鼓勵下,中國車廠大舉進軍設廠,比亞迪、廣汽埃安(GAC Aion)、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上汽集團(SAIC Motor)等企業陸續設廠,逐步取代日韓車廠的地位,也對電動車組裝廠的需求構成壓力。同時,PTT與鴻海的合資工廠未能獲得重大政策補貼,進一步加劇挑戰。
PTT內部的業務重組及新領導層的策略調整,成為電動車計畫的轉折點。2024年中接任PTT執行長的前全球化學執行長孔卡潘(Kongkrapan Intarajang)明確表示,將謹慎評估非化石燃料業務的發展潛力,若無法帶來顯著收益,可能面臨終止,類似集團過去中止速食餐廳與塑膠生產計畫的處理方式。
儘管電動車項目進展不順,PTT在再生能源領域的投入仍在持續。集團承諾在2027年底前投資1,000億泰銖(約新台幣945億元)推動多項綠色能源計畫,包括設立泰國首座加氫站、開發永續航空燃料(SAF)及碳捕捉技術,並與日本三菱重工合作研究綠氨技術。
PTT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比2020年減少15%,並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