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川普對等關稅》美政策「3連擊」重創東協綠能供應鏈 ,大馬光電業首當其衝

EN

美國對進口太陽能產品連續加徵關稅,恐拖累東協國家能源轉型進程。(圖片來源:iStock)

東協潔淨能源產業正面臨第3波重大衝擊。隨著美國陸續調高對進口太陽能與風能產品的關稅,供應鏈壓力加劇,可能導致相關零組件出口下滑,進而削弱企業的再投資意願。對於高度依賴出口至美國的東南亞國家,像是柬埔寨、泰國與馬來西亞,衝擊尤為明顯。

美國「3連擊」綠色產業,大馬光電產業受重傷

氣候行動網路東南亞分部(Climate Action Network Southeast Asia)總監尼薩杜萊(Nithi Nesadurai)指出,美國近期退出《巴黎協議》、削減國際開發署(USAID)氣候融資,再加上加徵對等關稅,形同對東協清潔能源轉型祭出「3重打擊」(triple whammy),使發展中國家原本就多變的局勢更加惡化。

馬來西亞是全球太陽能供應鏈的重要一環。2022年大馬太陽能模組產量高居全球第3,並擁有多晶矽(polysilicon)等關鍵材料的供應能力。然而,早在2018年,該國太陽能產品對美出口就遭課徵30%關稅;2024年再加徵逾9%,最新一輪則增加24%,光電產業壓力日益沉重。

東協國家的經濟已經逐漸與能源轉型扣合,面對這波關稅壓力,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於一場投資會議中提到,綠色成長已不僅是道德或環保議題,而是經濟策略上的需求,包含低碳創新在內,將決定未來10年的產業發展方向。

對等關稅重創東南亞,能源轉型投資信心受挫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弱化氣候政策,加上高額對等關稅,已對全球能源轉型投資者的信心造成衝擊。對於身處清潔能源供應鏈且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東協國家而言,這股衝擊更為劇烈。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分析,以潔淨能源產品出口至美國的占比來看,泰國與柬埔寨雖然出口總額不及歐盟,但對美出口比重卻超過9%,與南韓名列前3名,馬來西亞則居第4、日本排第5。相較之下,歐盟對美出口占比僅為1.14%。

對美出口潔淨能源產品占比最高的前3名國家,分別為南韓、泰國、柬埔寨。

對美出口潔淨能源產品占比最高的前3名國家,分別為南韓、泰國、柬埔寨。(圖表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不僅出口受阻,關稅衝擊也可能延伸至東協國內投資市場,進一步拖累當地電力脫碳的進程。根據英國能源智庫Ember統計,東南亞的潔淨能源僅占總發電量的26%,顯著低於全球平均的40.9%,顯示區域能源轉型仍面臨挑戰。

資料來源:SCMPBloomberg


更多【川普對等關稅】相關報導

相關主題
馬來西亞成日企低碳產業熱點,微藻生質能、碳盤查技術加速布局中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