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辯論5》 童子賢挺核綠共存保競爭力,莊瑞雄:「核安」才是世界潮流

加入收藏

核三重啟公投最後一場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正方代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片來源:中選會)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今(15)日舉行最後一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地球暖化迫在眉睫,台灣需要發展經濟也要保護環境,核綠共存才能維持競爭力、環境雙贏;反方代表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則以屏東人觀點為出發,稱核三廠營運40年時間到了就要除役,全球沒有一個電廠停機又重啟,無法回應在地對核安、核廢料問題的憂心。

童子賢:核能為國際潮流,台灣要經濟實惠、穩定且不排碳的電力

「台電說台灣不缺電,大量燃燒火電當然不缺電,」正方代表童子賢強調台灣的經濟發展需要核能的支持。先進半導體晶片、AI伺服器、AI筆電電腦製造都是台灣強項,但上述高科技產品,以及即將在台大量設立的的AI運算中心,需要的是大量不排碳的電。

童子賢表示,全世界兩年內要課徵碳稅,如果台電一直提供含有高碳排的電力,到時台灣企業在行銷國際時,將有被課徵高昂碳稅風險,面臨失去競爭力威脅。

此外,電力價格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尤其台灣需要「物美價廉的電力」。童子賢引述台電成本結構圖,指出2024年核電成本為每度電1.42元,台電向離岸風電與太陽能開發商購買的平均價格則分別是每度6.59元跟每度4.87元,價差之大,「核二、核三可以貢獻300億度,台電一年能省下1000億到1500億元,四年間可以省下4000億到6000億元。」期望台電高層不要政治考量優於能源效率。

談及外界部分反核論調,童子賢表示,有人說核三發電占比僅6%不重要,這是錯誤的見解,尤其這是價格便宜且不排碳的電力。

童子賢引述2024年台灣能源分布,指出台灣低碳發電僅占17%,沒有核電更是雪上加霜,「台灣發展綠能十多年,風力發電去年僅貢獻3.6%,太陽能只有5.3%,風光都不及核三的發電量,如果核電不重要,要怎麼看待綠能?」尤其之後台電為補上電力空缺,更規劃啟用除役的麥寮跟興達火力發電廠。

聯合國報告指出,若要全球升溫控制在1.5度內,必須在2030年大幅減少4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童子賢指出,因為核能除役,台灣過去幾年發電排放係數反而愈來愈高,在廢除核三後,不排碳發電數字更只剩下12.8%

「全世界潮流是核綠共存,台灣不可與國際趨勢逆行,」童子賢表示,2023年COP28氣候變遷會議上,22國共同發表聲明,呼籲到2050年,將世界核電產能提升至2020年水準的3倍;經歷2011年福島核災的日本,現在更是重新擁抱核能。

針對核廢料的問題,童子賢認為核能的廢棄物處理相對負責,燃煤發電任意排放PM2.5,等於是拿大氣層當垃圾場;相較之下,核能發電會把核廢料集中起來,不會傷害到正常生活跟正常工作的人。

童子賢童子賢認為,全世界潮流是核綠共存,台灣不可與國際趨勢逆行。(圖片來源:中選會截圖)

莊瑞雄:核安、核廢料疑慮,無法讓屏東在地安心

反方代表莊瑞雄則以屏東在地人身分反駁,「國際趨勢不是核能,而是核能安全、核廢料處理。

莊瑞雄認同台灣需要多元能源政策、經濟持續發展,但目前屏東在地人的疑慮,並沒有獲得解答。「核三廠並沒有草率關閉之說,核電廠營運40年時間到了就要除役,重啟則要有不同的程序,但全球沒有一個電廠關閉又重啟。」

他點出,過去台灣威權時代在核電廠建置、核廢料處理程序有許多瑕疵,包括在墾丁國家公園旁建置核電廠、在蘭嶼原住民土地上以欺騙方式設立低階核廢料貯存場。如今「重啟核三」公投案從提案到通過只有一個月,過程沒有問地方的聲音,也無學者專家出來發表意見。

莊瑞雄莊瑞雄強調,全球沒有一個電廠關閉又重啟,一但潘朵拉盒子打開,核一、核四都要重啟。(圖片來源:中選會截圖)

莊瑞雄指出,2012年台電曾在花蓮秀林鄉地質探勘,要進行高階核廢料場選址,當時秀林鄉長帶著立委們去台電抗議,最後台電總經理出來道歉。呼籲大家將心比心,都是在捍衛自己的家鄉,金門跟台東被選為最終核廢料處置廠也都遭在地反對,「怎會是全國一起決定核三廠命運?

莊瑞雄強調,「核三廠已經為台灣社會貢獻40年經濟發展,如果核三重啟,依照董事長邏輯,核二也要重啟,潘朵拉盒子一打開,核一、核四都要重啟。」

他認為,世界潮流還是回到核能安全跟核廢料處理。2011年福島核災後,多國禁止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縣農產品輸入,歐盟2023年解禁,台灣到了2024年才放寬進口,倘若核三發生事故,南台灣糧倉都將受災,不能忽略核能的危險性。


「核三重啟公投」相關報導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