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不是寫「碳中和」就行 四大對策讓企業避免陷入漂綠爭議

EN

近幾年漂綠事件頻傳,該現象也逐漸引來各國政府的關切。今(2024)年1月,歐洲議會通過了《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Empowering Consumers for the Green Transition Directive),將禁止企業使用過於空泛的環境聲明,如「淨零」、「碳中和」等用詞;美國《綠色指南》(Green Guides)也已進入法案修訂階段,希望能反映最新的環境標準。隨著國際上防漂綠政策愈臻完善,企業在積極減碳之餘,也應釐清其中的法規風險,才能最有效地展現優勢。

(圖片來源:iStock)

2021年,歐盟大力清掃具有漂綠嫌疑的企業,圖一顯示關鍵調查結果。不論是環境聲明模糊或產品資訊揭露不完整,隨著越來越多問題逐漸浮出檯面,相關法規因此應運而生。

圖一、2021年歐盟漂綠調查主要發現[1]

國際防漂綠政策總覽

在防範漂綠的路上,除了需要企業的參與,政府部門的積極介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圖二整理出主要地區的防漂綠政策以及最新進展。

圖二、各國防漂綠政策

歐盟防漂綠新規

2026年歐盟即將正式上路的《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嚴禁企業使用過於空泛的環境聲明,如「環境友善」或「生物可分解」等用詞。具體來說,以「生物可分解」為例,若想使用該字眼來進行產品推廣,應明確指出產品中實際可分解部分的占比為何;另外,若在回收階段涉及消費者所應負責之處,企業也須進一步說明。

同樣即將在2026年施行的還有歐盟《綠色聲明指令》,目的在於規範企業所用的環境聲明應準確、可比較且可被驗證。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措施適用於任何有在歐盟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企業,因此若產品有輸歐需求未來也將受到影響。

企業如何自我檢視防漂綠? 立即免費下載Reccessary最新報告《漂綠議題大揭秘》

其他地區打擊漂綠行動

除了歐盟外,其他地區也正大舉嚴防漂綠行徑。為了反映日益複雜的環境議題,美國《綠色指南》預計今年提出修訂版,更新重點聚焦於環境聲明的準確性,例如不得使用「天然」或「生態友善」等含糊的環境宣告,或對「可回收」或「可降解」等說詞的使用應經過驗證且可被證實。

最顯著的案例即為2022年對美國連鎖超市Walmart及百貨公司Kohl’s的訴訟案,兩家企業宣稱自家的竹製紡織品為環境友善的產品,實際上,在將竹子轉化為人造絲的製程中需使用到有毒的化學品,像這樣具有誤導性的宣傳標語也因而受到裁罰。有鑒於此,法案的修訂將有望解決市場上產品標籤過於含糊或易使大眾混淆的情形,同時也給予企業清晰可循的指南。

英國《綠色聲明準則》則要求企業須清楚揭示所做的環境聲明,包括但不限於以廣告、包裝甚或產品名稱的形式呈現。在該制度的實施下,時尚產業成為首波受衝擊的對象,綜觀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時尚業便占了全球的2%到8%;與此同時,電子、能源、金融及農業等產業也同樣受到該準則的規範,在法規漸嚴的趨勢下,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產業受到限制。

漂綠風波下的企業對策

面對來勢洶洶的漂綠風波,企業究竟該如何擬定對策?綜觀各國漂綠措施,可以歸納出四大關鍵原則,以避免陷入漂綠爭議。

一、準確性——採用真實數據並詳細揭露

儘管所用數據真實,但在產品宣傳過程也應注意是否造成消費者有錯誤的認知,避免提供偏頗的資訊。簡言之,企業所做的環境聲明,應真實呈現產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永續價值。

二、具體性——不使用模糊且易使人混淆的環境聲明

環境聲明具體與否為各國打擊漂綠的關鍵原則,針對較空泛的字詞如「碳中和」或「環境友善」等,未來企業應嚴加注意使用。以「碳中和」為例,在歐盟《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的規範下,透過碳抵換的產品未來將不得宣稱碳中和,但此舉並非單純鼓勵企業減少使用碳權,而是應清楚說明減碳來源為何,透過精準的措辭以正確表明產品的環境效益。

三、可比較性——比較基準應公平公正

為展現產品競爭力,部分企業會選擇透過與競品比較的方法來彰顯其優勢,此時,應採用清晰、客觀且最新的資訊進行比較,並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以避免向消費者傳遞具有誤導性的訊息。

四、可驗證性——選擇透明且經驗證的環境標籤

以歐盟《綠色聲明指令》為例,為追求資訊的可靠性,環境標籤須能透過科學方法加以驗證,並定期接受審查。此外,該政策禁止企業與外部合作夥伴建立新的私人標籤系統,應採用歐盟所認可的環境標籤,以保證產品信譽。

各國防漂綠政策看似繁瑣,但實際上若掌握其中的關鍵原則,便能有效趨避漂綠風險。事實上,企業的事前把關成本遠低於事後補救成本,而漂綠政策的訂定實則提供了具體且可依循的準則,企業可藉此與消費者建立更透明的溝通橋樑,同時避免落入漂綠陷阱。


[1] 數據來源為歐盟委員會。

相關新聞 漂綠 ESG

馬來西亞綠電如何買? 最新企業採購綠電方案與趨勢一次看
東南亞綠電2024年關注什麼? 盤點東協六國市場的挑戰與轉機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