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搜尋的「」結果如下:

News
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如何申請?投資對象、金額、時程5大QA掌握
台灣環境部去年成功向國發會爭取100億元「綠色成長基金」,5月23日台灣綠色成長基金正式揭牌啟用,將以10年為期,結合創投機制,專注投資淨零永續新興產業。《RECCESSARY》整理5個常見QA,助企業掌握基金申請要點。
2025-05-23
News
森林碳儲量不再是謎!歐洲太空總署衛星升空,展開綠碳大普查
我們常說,雨林是地球的肺,吸納數十億噸碳,默默對抗氣候變遷,卻藏著難解之謎。沒有人知道,這些樹木究竟儲存了多少碳?精準測量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而現在答案有望從太空之外揭曉。
2025-05-23
News
賴清德執政週年!非核家園推升再生能源需求,為何專家說別靠便宜進口電力?【分析】
核三廠2號機17日安全停機,台灣進入非核家園時代,停機後由燃氣機組、再生能源補上。然而外界仍關注供電穩定與空氣污染議題,以及能否滿足產業界對於低碳電力的需求。《RECCESSARY》進一步訪問專家與再生能源企業,提供台灣能源政策的方向建議。
2025-05-23
News
碳移除產業遇逆風!Climeworks裁員逾2成,美國新廠補助恐因川普2.0生變
瑞士直接空氣捕捉(DAC)指標性企業Climeworks近期宣布裁員,將在全球削減超過2成人力,高層將問題歸咎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政策變化,但有產業人士認為,碳移除市場還未成熟、以及高度依賴單一買家,都是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
2025-05-23
News
台灣綠色成長3箭齊發,賴清德啟動產業聯盟、百億基金與清大永續學院
為加速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環境部與國發會今(23日)共同舉辦「台灣綠色成長啟動暨亞洲綠色成長論壇」。總統賴清德也出席與國內企業代表共同啟動「綠色成長聯盟」,並揭牌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及「清大永續學院」,從產業、資金與人才三大關鍵著手,打造台灣穩健的綠色成長路徑。
2025-05-23
News
歐洲議會通過支持簡化CBAM機制,9成進口商豁免、碳關稅延至2027上路【更新】
歐盟執委會在2月提出修改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草案,不但將碳關稅豁免進口門檻下調至50噸,且免除9成、約18萬家企業的碳關稅義務,同時維持納管碳排量在99%,也把實施碳關稅
的進程延後1年,如今該草案已經在歐洲議會表決通過。
2025-05-23的進程延後1年,如今該草案已經在歐洲議會表決通過。

News
借鏡新加坡淨零2》新加坡產全球10%晶片!資料中心推升用電,綠電憑證成減碳關鍵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經濟重鎮,正積極發展成為資料中心與半導體產業的區域樞紐。然而,面對地狹人稠的土地限制與電力資源緊張,除了建置再生能源,採購綠電憑證也是重要解方。
2025-05-22
News
小硬幣大污染!立陶宛淘汰小面額硬幣,哪些國家也朝「零錢整數化」邁進?
在現代消費逐漸數位化的同時,實體零錢的存在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立陶宛正式推行現金交易「尾數四捨五入」制度,開啟了淘汰1歐分與2歐分硬幣的進程,引發全球關注。
2025-05-22
News
東南亞綠能投資年增15%!中日韓占主力,資金流向哪類能源?【圖解】
東南亞國家潔淨能源前景看好,吸引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的大量公共投資。跨國調研機構零碳分析(Zero Carbon Analytics)20日發布報告指出,東協5國的跨國再生能源計畫數量以每年15%的速度成長,其中在類型方面,太陽能及電網的投資相對較少。
2025-05-22
News
借鏡新加坡淨零1》從碳權外交到區域電網,小國新加坡如何成為東協減碳先行者?
在全球加速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新加坡也正朝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前進。這座面積僅735平方公里、天然資源有限的小島,近年積極發展半導體與資料中心,帶動電力需求攀升,面對國家減碳的需求,新加坡透過國際合作與低碳技術研發,達成國家低碳轉型的目標,可成為台灣借鏡的對象。
2025-05-21
News
核電歸零衝擊解析:非核家園對電價、空污、碳排有何影響?8大QA一次看懂
核三廠2號機17日正式解聯。少了核電是否會缺電?是否影響電價?未來更多燃氣電廠上線,是否增加空污?在台灣踏入「非核家園」之際,許多人內心仍有疑問。本文整理了八個常見問題,幫助你更加了解核電歸零後,台灣的能源樣貌。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