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商品貴在哪?碳抵換帶來多少綠色溢價?用市面筆電、Apple Watch算給你看

科技大廠近期紛紛推出碳中和產品搶市,由左至右分別為華碩ExpertBook B9碳中和商用筆電、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9 - Carbon Neutral、宏碁Aspire Vero 16碳中和筆電。(圖片來源:華碩、蘋果、宏碁官網)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消費者對永續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這股趨勢也反映在消費市場上。碳中和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吸引了重視環保的客群目光。以筆電市場為例,華碩和宏碁這兩家領先的製造商正積極推出碳中和系列產品。然而,這些碳中和產品真的能有效減碳,還是存在不合理的綠色溢價?《RECCESSARY》將深入探討這項議題。

「碳中和」產品定義是什麼?

何謂碳中和產品?亦即產品從製造、使用到廢棄處理階段皆不會產生額外的碳排到大氣中,這並不代表產品不會產生碳排,而是將剩下的排放量進行碳抵銷,以達到碳中和的目的。以電子產品市場為例,為求加速脫碳同時創造產品附加價值,部分國際業者正紛紛研發或推出一系列的碳中和產品,希望能減少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碳足跡以及能源消耗。

以華碩為例,他們在2022年推出的ExpertBook B9商用型筆電便藉由可運用的減碳技術,成功避免了21%的產品碳排放量,最後再將剩餘部分透過碳權進行抵消。然而,也正是因為過程中涉及碳權的使用,使得碳中和一詞易淪為漂綠的代名詞。毫無疑問地,碳抵換的確在追求低碳產品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時也成為了判斷產品綠色溢價是否具備合理性的關鍵之一。

華碩碳中和產品的達成途徑。

圖一、華碩碳中和產品的達成途徑。(圖表來源:華碩2022年TCFD報告

綠色溢價是否合理?以筆電碳足跡試算

面對低碳產品需求的逐漸上升,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中,全球知名電子產品製造商華碩與宏碁紛紛推出碳中和筆電,希望能藉此滿足市場需求。值得一問的是,像這樣涉及碳抵換的綠色產品定價依據是否合理?

基於筆電顯示晶片、連接埠等規格相近的情況下[1],一般傳統筆電的售價約3.6萬元,而碳中和筆電的售價則約4.1萬元,可以發現該產品具有0.5萬元的綠色溢價,可以解讀為該企業為了將筆電產品做到碳中和,額外支付約14%的成本。但這個增加的成本是合理的嗎?

一台碳中和筆電的產品碳足跡約為156公斤二氧化碳當量,企業可利用高品質碳權(如森林類型)將剩餘排放進行抵消[2],透過此一方法,碳抵換的成本僅約76元。換言之,若僅考慮碳抵換支出,一個透過碳權達到碳中和的筆電成本約增加0.2%,然而綠色溢價卻達到14%,說明該企業存在著假借綠色名義提高產品價格的疑慮。

但回過頭來說,為了實現產品碳中和,企業不外乎仍須投入製程改進、提升能源效率或導入低碳原料等這類型較高昂綠色轉型成本,因此考量到其他減碳成本,成本的增幅可能並非全然無理。

即刻報名RECCESSARY「企業碳權應用與綠電採購策略分析研討會」,深入探討全球碳趨勢,解密企業碳權應用實務,並進一步揭秘近期備受關注的漂綠風險。

碳抵換是補償還是漂綠?從Apple Watch案例剖析

為消除產品在生產或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碳抵換經常作為一種補償手段,然而,其有效性和公平性卻易受到質疑。碳抵換的知名案例還有蘋果的碳中和手錶,如果上網搜尋蘋果碳中和手錶的相關資訊,可以發現仍有部分文章質疑該商品存在著漂綠嫌疑,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其實因型號而異。

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在該系列商品中,有部分型號的實際減排量達到76~81%之高(如下圖),顯示出企業對減碳的企圖心。其次,用於抵銷剩餘碳排的碳權為造林、再造林和植被恢復(ARR),屬於品質較高的碳移除項目,透過特定行為直接移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較能夠達到實質的減碳成果。

縱然如此,在一項商品當中,碳抵換使用比率的高低仍具重要意義。下圖可以看到仍有部分產品的實際減排量遠低於利用碳抵換量,如Apple Watch Series 9項目有近3分之2的排放量是透過碳權抵銷的,因此像這類型的商品則須積極加強減排。

圖二、蘋果碳中和系列產品碳抵換情形。(來源:蘋果各產品環境報告)

防漂綠法規來襲,企業應重新審視碳中和方針

為達到碳中和目標,碳抵換成為企業選擇消除碳排的最後手段,絕大部分的商品在製造生產的過程中幾乎難以做到零排放量,因此企業若想宣稱產品碳中和,仍難以避免會使用到碳權。然而,相比投入資金改進生產工藝或研發創新低碳技術,採用碳權抵換成為成本相對較低的選項,因此如何在實際減碳、綠色溢價與成本控制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企業的關鍵考量。

面對此一挑戰,企業可從兩大面向著手。一是熟悉政策法規風險,隨著各國陸續釋出防漂綠法規,如歐盟《綠色聲明指令》即限制企業不隨意宣稱產品碳中和;另外,國際碳中和標準已確定將自2026年起從原本的PAS 2060正式轉移至ISO 14068-1,新的標準須滿足更嚴格的碳權使用要求。因此,未來企業在推出碳中和產品前,應更嚴格地審視碳抵換使用情形並完整揭露。

另一方面,企業在進行產品定價時應同時考量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接受度,若產品無法為市場所接受,則反而削弱企業競爭力。因此不論是加強消費者教育,或提供更公開透明的資訊揭露,若能有效減少認知落差,將能減少不合理綠色溢價的發生機率,企業與消費者得以共同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1]競品分析採用同一企業同一系列規格相近之產品,惟部分規格並非完全相同,溢價部分仍因所選產品而異。

[2]價格參考Ecosystem Marketplace 2024年碳信用報告。

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每週掌握綠電與碳權市場脈動。

碳費如何激勵企業減碳?3大配套設計成關鍵,深度解析LSE報告
東協能源轉型如何靠「市場自由化」發力?新加坡為何是先驅?3張圖表全解析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