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東南亞綠電市場新局勢:哪3大挑戰決定走向?東協6國政策、技術、投資趨勢全解析

EN

東協六國的經濟快速崛起,2024年平均GDP成長率達5.2%,經濟擴張也加速推動能源轉型。

東協6國的經濟快速崛起,2024年平均GDP成長率達5.2%,經濟擴張也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圖片來源:iStock)

受全球地緣政治變遷的影響,東南亞正迅速崛起成為製造業重鎮,帶動經濟成長加速,也讓再生能源發展變得更加關鍵。印尼、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協6國站在這場轉型的最前線,努力在經濟擴張與能源脫碳的迫切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RECCESSARY》即將推出東南亞綠電市場趨勢年度報告,將聚焦討論2025年東南亞綠電市場的關鍵動向,並回顧過去一年的政策進展,以供企業與投資人掌握最新市場趨勢。

2024年,東協6國經濟強勁成長,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成長率達5.2%。隨著經濟擴張,能源需求同步上升,也凸顯了發展再生能源以兼顧經濟發展與減碳目標的急迫性。儘管各國訂下了積極的減碳目標(見圖1),但該地區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對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電網基礎設施不足政策不明確等問題。這些因素不僅拖慢了再生能源的推動步伐,部分國家甚至因新建化石燃料發電廠,使得原本透過再生能源減少的碳排放被抵消。

東協六國再生能源目標 

圖1、東協6國再生能源目標 

越南:基礎設施強化,聚焦離岸風電

越南在東南亞再生能源領域表現積極。2024年,該國推動第8版「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訂下宏大目標,力求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0%,並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這將帶動太陽能與風電的大幅成長,其中太陽能裝置容量預計達到17GW(百萬瓩),風電則接近6GW。

然而,電網基礎設施的限制與政策不確定性仍是越南發展再生能源的重大挑戰。現有輸電網難以適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導致棄電問題頻繁發生。

展望2025年,越南計劃透過電網現代化與儲能技術因應這些問題。越南離岸風電潛力高達160GW,已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發展領域,並受到更具吸引力的投資政策支持。

延伸閱讀》越南再生能源政策全解析|太陽能、離岸風電、水力發展潛力、政策進展一文掌握

越南的「第8版電力發展規劃」(PDP8)推動再生能源成長,目標於2030年前占比達到30%。

越南的「第8版電力發展規劃」(PDP8)推動再生能源成長,目標於2030年前占比達到30%。(圖片來源:EVN)

泰國:調整政策機制,刺激綠能轉型

泰國2024年的再生能源發展受到《電力發展計畫》(PDP 2024)草案的推動,該計畫將再生能源占比目標提升至2037年的51%。儘管政府推出躉購費率(FIT)和直接購電協議(DPPA)等支持機制,但受限於經濟誘因不足與政策限制,太陽能與風電的發電量增長仍低於預期。

泰國計劃在2025年透過政策調整、擴大FIT配額,以及在DPPA框架下增加裝置容量來加速再生能源發展。PDP 2024的落實將是實現這些目標並確保能源永續發展的關鍵。

菲律賓:擴大拍賣機制,優化投資環境

2024年,菲律賓運用其豐富的天然資源,讓再生能源占全國裝置容量的29%。其中,綠能拍賣計畫(GEAP)是重要進展之一,為太陽能、風電及廢棄物發電項目分配超過11GW容量,同時取消了再生能源項目的外資持股限制,進一步吸引國際投資。

菲律賓綠色能源拍賣結果

表1、菲律賓綠能拍賣結果

儘管再生能源發展有所進展,電網瓶頸與行政效率低落仍是重大挑戰。2025年,菲律賓政府將聚焦提升電網穩定性、簡化許可流程,並擴大綠色能源拍賣計畫。能源虛擬一站式服務(EVOSS)預計將加速專案執行,進一步吸引投資。

延伸閱讀》台灣「海外種綠電」能否成真?從菲律賓再生能源政策與發展看跨海輸電可行性

馬來西亞:政策多管齊下,推動再生能源成長

2024年,馬來西亞的再生能源占全國能源結構的24.3%(見圖2),太陽能是主要成長動力,得益於大型太陽能計畫(LSS5)與淨能量計量(NEM)機制。此外,綠色電價(GET)的推行,以及促進跨境綠電交易的馬來西亞能源交易所(ENEGEM)成立,也進一步加速再生能源發展。

2023年馬來西亞電力結構

圖2、2023年馬來西亞電力結構

然而,馬來西亞仍面臨電網容量受限及生質能激勵不足等挑戰。2025年,政府將聚焦發展儲能技術、推動農村電氣化、加速大型水力發電計畫,並透過政策強化以擴大太陽能裝置容量。

印尼:深化國際合作,突破結構阻礙

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其在2024年的再生能源發展雖有進展,但仍伴隨不少挑戰。雖然《新能源與再生能源法案》(EBET)草案帶來政策改革的希望,但再生能源投資仍然受限,特別是太陽能領域。此外,該國對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以及併網問題進一步拖慢了發展步調。

2025年,印尼將聚焦發展太陽能與地熱能,並透過國際合作夥伴關係來克服基礎設施瓶頸。屋頂太陽能配額的擴增與新增地熱場址的招標,將成為推動該國再生能源目標的關鍵策略。

延伸閱讀》印尼加速地熱開發!能礦部目標5日完成審查,日商帝石最新擴廠計畫曝光

位於西蘇門答臘的穆瓦拉拉坡(Muara Laboh)地熱發電廠。

位於西蘇門答臘的穆瓦拉拉坡(Muara Laboh)地熱發電廠。(圖片來源:ESDM)

新加坡:強化跨境合作,發展創新技術

在政策推動與區域合作的帶動下,新加坡在2024年再生能源發展取得顯著進展。SolarNova計劃將太陽能裝置容量提升至1.3GWp(百萬峰瓩)(見圖3),而「寮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電力整合計畫」(LTMS-PIP)則透過跨境能源交易強化能源安全。

新加坡太陽能裝置容量(按用戶類型劃分)

圖3、新加坡太陽能裝置容量(按用戶類型劃分)

新加坡仍面臨土地稀缺與對天然氣依賴過高的挑戰。2025年,政府計劃擴大太陽能裝置容量、發展儲能技術,並深化區域能源合作。浮式太陽能發電場的推動與氫能戰略的發展,將為新加坡邁向低碳經濟提供更多助力。

延伸閱讀》新加坡地小人稠、9成仰賴天然氣發電,如何靠區域電網加速能源轉型?

展望2025:區域合作與技術突破,基建升級與政策優化是關鍵

東協6國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致力於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的同時,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DPPA、FIT計畫與綠色電價等政策,為企業投資再生能源創造了更多機會。然而,若要實現這些目標,仍需克服電網現代化、政策明確性及財務激勵機制等關鍵挑戰。

東協電網與跨境能源貿易協議等區域合作,在提升能源安全與優化資源配置方面扮演關鍵角色。這類合作預計在2025年進一步擴展,推動技術轉移、提高價格競爭力,並加速再生能源整合。

儲能系統、浮動式太陽能發電場和智慧電網等技術創新,對於克服土地與基礎設施限制至關重要。這些技術的投資將是擴大該地區再生能源容量的關鍵。

洞察市場動態,掌握綠色投資契機

東協6國在再生能源發展上已取得顯著進展,展現其在經濟快速成長中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儘管政策不明確、電網限制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仍是挑戰,2025年的發展前景依然樂觀。

透過強化區域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落實支持性政策,各國有望加速低碳轉型。對企業與投資者而言,掌握各市場的動態將在這個高速成長產業中抓住機遇的關鍵。

「大國博弈、小國適應」永續轉型邁入新局!降速或失速? 2025永續領航必看5大注意要點
深度解析台灣NDC 3.0計畫:確立非核減煤路徑,想達成淨零轉型還缺3塊拼圖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