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發布《台灣公正轉型政策展望:治理創新建立支持體系》,盼公正轉型成主流議題。(圖片來源:pixabay)
台灣推動淨零排放也帶動能源轉型,預計2030年可創造55.1萬個相關就業機會。非營利組織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12日發布報告指出,受產業轉型影響,淨零政策將影響多達235萬勞工,占全台就業人數的20%以上。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林春元認為,台灣需要更明確的政策框架、指引與審查機制,才能落實「公正轉型」。
什麼是公正轉型?
「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一詞自2015年寫入《巴黎協定》序文後,已成為國際氣候行動的關鍵字。台灣也順應國際趨勢,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的制定與《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中,陸續建立起推動公正轉型的政策與法規基礎。
不過公正轉型議題,較難引發大眾共鳴,TCAN首度發布《台灣公正轉型政策展望:治理創新建立支持體系》報告,參考國內外研究文獻與實踐案例,提出11項具體政策建議,帶動政府、社會後續在公正轉型的討論。
產業轉型衝擊百萬人,碳費應投入支持脆弱族群
雖然近年再生能源產業夯,讓綠領人才炙手可熱,但淨零轉型也衝擊化石燃料的從業人員。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評估,2050淨零排放趨勢下,2030年全球可增加約3000萬個綠能就業機會,與此同時也有將近1300萬個化石燃料相關職業消失,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台灣。
根據先前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研究,台灣2040年到2045年淨零轉型中,將導致失業人口增加2.5萬人,能源轉型會衝擊的產業包過燃氣供應、砂石、石油及煤製品製造、石油及天然氣礦業等。
由於生產成本增加、碳管理量能提升、技能改變與產業規模縮減或汰除,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楊沛為指出,研究盤點總計,受淨零轉型政策顯著影響勞工高達 235萬人,占全台就業人數20%。其中約200萬業者會在2030年前立即受到影響,基層勞工占比達1/3。
研究盤點總計,受淨零轉型政策顯著影響勞工高達 235萬人,占全台就業人數20%。(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人力派遣、打工族等非典型工作者與外籍移工權益,目前已知2022年非典型工作者約79.8萬人、製造業產業移工達47.6萬人,如何「接住」這些人成挑戰。
楊沛為建議,政府需先盤點台灣社福體系量能,在產業轉型衝擊可扮演的角色,研擬技能訓練以外,提出更為完善勞工保障與賦能措施。未來碳費收入也應投入脆弱族群、能源貧困者,抵減碳定價對社會的影響。
台灣公正轉型缺乏長期規劃,報告建議:先評估衝擊區域及企業認知
2050淨零轉型路徑上,必然會衝擊既有經濟結構與社會分配,根據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為確保淨零排放目標,必須做到「公正轉型」,淨零公正轉型也是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盼打造具公正性與包容性的轉型機制。
目前台灣公正轉型委員會由國發會主委擔任召集人,由民間與政府各半組成廣納各界意見。不過在實際執行上,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林春元坦言,台灣的公正轉型相當空泛也無定位,「沒有中長期計劃」、「沒有良好程序」這兩2問題是政府得先集思廣益解決的挑戰。
公正轉型可以怎麼做?TCAN報告建議,第一步先盤點潛在衝擊區域、族群與利害關係人,才能做後續的轉型指引與社會溝通。林春元指出,公正轉型需要決策機制與規劃、資訊與知識、社會對話、公私資金、勞工與社會政策環環相扣才能實現。
第二步企業在能源轉型與減碳策略中,應導入公正轉型概念。楊沛為建議,現行產業別指標僅有「職災人數與比率」、「重大事件風險管理政策」等社會面向指標,缺乏轉型對價值鏈利害關係者、在地社區影響的分析。
企業在能源轉型與減碳策略中,應導入公正轉型概念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TCAN報告提11項政策建議
報告以「治理創新」、「產業轉型」與「支持體系」3大面向切入,提出以下11項具體政策建議:
【治理創新】
1. 撰寫行政院中長程個案計畫公正轉型指引,引導各部會在計畫規劃階段便考量利害關係者意見與潛在轉型風險,並作為主審機關審議與後續管考依據。
2. 建立利害關係者辨識之方法學並投入資源協助能力建構。
3. 公正轉型社會溝通會議應涵蓋與轉型重點地區地方政府、學術研究單位以及技職體系代表之場次,並舉辦一至兩場的大型會議綜整各方建議、說明後續規劃。
4. 首屆公正轉型委員會應盡快釐清政府委員與民間委員間之權責關係、「公正轉型展望報告」定位、委員會與跨部會推動小組和委外公眾諮商會議之間的互動與分工模式。
【產業轉型】
5. 各淨零戰略主責部會偕勞動部與地方政府,研析轉型措施對業務範圍內各產 業價值鏈既有就業型態與脆弱群體(如非典型勞工、移工等)和產業聚落地區之影響,並透過多方社會對話機制盤點當前法規與治理鴻溝。
6. 修改《工會法》、《團體協約法》等工會相關法規,對勞工賦能,提升台灣的工會組織率,讓工會成為推動公正轉型的關鍵力量。
7. 參照國際勞工組織(ILO)之社會保護暨公正轉型政策摘要,盤點台灣社福體系因應產業轉型衝擊所能扮演的角色及尚需完善的缺口,研擬技能訓練以外更為完善勞工保障與賦能的措施。
8. 將衛福部納入政府跨部會推動小組等淨零與公正轉型相關橫向平台,以便研析轉型措施與氫能、CCUS 等產業新興減碳技術之潛在公共衛生與健康效益和風險。
【支持體系】
9. 財政部應及早盤點現行稅制之環境效益與缺口,並研擬長期以碳稅銜接碳費之碳定價策略;透過明確的價格訊號與更為多元且完善的收入用途,實踐減碳與提升社會福祉的多重紅利。
10. 金管會應在既有綠色金融關鍵戰略相關措施的基礎之上,參考國際組織與私部門倡議行動之趨勢,在永續經濟活動參考指引等綠色金融標準與指標中納入社會經濟面向之要素,以避免資金與資源投入到加深社會經濟不平等的計畫與專案。
11. 金管會與證交所應強化〈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相關法規,要求特定資本額以上的油氣、化工、鋼鐵、水泥業之上市公司在其永續報告書中揭露企業的公正轉型策略。
《台灣公正轉型政策展望:治理創新建立支持體系》全文版,點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