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研議「電價分艙」制度,將電價分成綠電、低碳、一般電力等3類,並規劃今年起推出RE30低碳電力。(圖片來源:Flickr_JiahuiH CC BY 2.0)
為讓國內企業能夠買得到綠電,台電已經研議「電價分艙」,將電價分成綠電、低碳電力、一般電力等3類,並規劃今年起推出RE30低碳電力、共16.6億度。《RECCESSARY》透過4大問答,整理電價分艙的運作與影響。
Q1:電價分艙是什麼?
電價分艙是一種分類管理的策略,依照排碳量的多寡,將電力分為純綠電、低碳電力以及一般電力。RE30低碳電力,其概念為綠色電價,在既有一般電價上加上「綠電附加費」,既不需要考慮再生能源業者與企業的信評,台電也易於實施,是相對容易的採購綠電方式,用來滿足不同企業對綠電的需求。
去年經濟部部長郭智輝甫上任談到「電價分級」制度,並請台電研議,推出新的電力方案,在一般電力及綠電外,另提供低碳電力選擇,台電規畫自今年起推出混合30%綠電的「RE30」低碳電力產品。
Q2:主要消費者是誰?
據悉台電將於農曆年後推出RE30低碳電產品,首年推出約16.6億度(含5億度綠電),之後逐年增加,2027年RE30目標量是達100億度(含30億度綠電)。
目前台灣規劃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需達到30%,「RE30」對企業減碳幫助大。但目前尚未知販售對象,依據台電規劃,考量特高壓用戶年平均用電量約1億度,台電設定企業單一電號購買量上限為1億度,另為控制匹配成本,購買量下限為100萬度。
Q3:目前有哪些方案?綠電來源?
混合30%綠電的「RE30」低碳電力,台電預估其電力排碳係數為0.337,每度價格4.88元,產品是涵蓋30%綠電價格、以及70%工業電價,其中綠電源自台電自有太陽能、小水力、離岸風電等案場。綠電價格為小額綠電競標市場價格加上台電管銷,及處理餘電費用,每度落在6.3元;灰電價格計算較為複雜,目前平均工業電價每度4.27元,但也有用戶採用時間電價。
為鼓勵企業盡早減碳,台電也有提出早鳥優惠價,綠電能以每度6.1元成本計價,因此RE30低碳電力價格略降到4.27元。
綠電源自台電自有太陽能、小水力、離岸風電等案場,綠電價格為小額綠電競標市場價格加上台電管銷,及處理餘電費用。(圖片來源:台電)
Q4:RE30低碳電助攻企業減碳,售電業、學者怎麼解讀?
售電業點出2隱憂:不利於新電廠開發、造成綠電市場不均衡
對於台電將推出更多銷售綠電的方式。不具名再生能源售電業者認可價格,指出綠電6.3元其實將反應未來綠電市場的真實價格,「依照現在3-1、3-2離岸風電國產化成本,2028年前綠電價格將成長到6元(未稅)以上。」
同時,他也點出了兩個隱憂,台電推出電價分艙,對於未來新電廠開發相較不利,指出申設中的太陽能、離岸風電多數仰賴企業的綠電需求才得以完成開發,若台電銷售電力分艙,先滿足了企業的綠電需求,未來3年內要併網的電廠綠電,將可能找不到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的買主。
其次,電價分艙也可能造成綠電市場不均衡的問題。台電預估RE30低碳電力排碳係數為0.337,比台灣2023年的0.494公斤二氧化碳當量每度電要低,若台電手上的綠電應用於降低排碳係數,只能提供少數用得起低碳電力的企業,其他用不起低碳電力的企業排碳量勢必會上升,碳壓力甚至碳費也會跟著提升。
學者:看好綠電保底效果,有助企業因應碳費挑戰
不過學者則以另一個角度來看,認為這讓企業有更多的綠電採購選擇,長期用電可選擇CPPA或綠電憑證,中期綠電需求或是減碳費需求,可選擇RE30商品,「青菜蘿蔔各取所需」。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中舜認為,對於企業來說,雖然CPPA需要考量信評跟財務需求,但20年的長約就像「定存」,未來企業發展過程遇到的綠電需求波動,就可以透過RE30商品補足,也有保底綠電的效果。
依照最新能源統計月報,2024年1月至11月台電自有再生能源發電量約為51億度,約佔全國再生能源發電量的17%。他認為,未來若能開放經過躉購購入的民營再生能源,將有機會更進一步提高再生能源選購比例,「採購再生能源的管道與量變多,也有助於讓價格更有彈性。」
只是依據不同供應鏈跟用戶要求,企業也需要注意配比。陳中舜指出,「 如果用戶要做CFE 24/7(全天候無碳能源),顯然RE30不能滿足,」對於需要有明確可見性的綠電商品,就包含來源種類、案場地點與發電時間等資訊及匹配資訊。
延伸閱讀》從RE100到CFE 24/7:企業要在亞洲實現「全天候無碳能源」,要克服哪些難題?
目前RE30來源為台電自有光電、小水力、離岸風電等案場。陳中舜指出,由於台電受到電業法排碳係數規範,廠商以RE30所取得綠電是沒有額外性的,因此不會有衍生後續碳權有關的交易,RE30主要滿足企業的碳費遵約,可透過購買一定比例的RE30低碳電力降低碳排,進一步申請優惠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