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電撥補落空,累虧逾4千億元!漲電價、賣RE30綠電能止血嗎?

攝影:陳映璇

台電累計虧損已上看4229億元,負債比高達92.7%,外界預期台電將會調漲電價做因應。(攝影:陳映璇)

年前立法院通過刪除2025年度挹注台電千億預算案,台電財務大受影響,雖然另有2024年度追加預算1,000億元尚未審查,後續發展狀況不明朗,然而台電累計虧損已上看4,229億元,負債比高達92.7%,外界預期台電將會調漲電價做因應。

對此台經院研究五所所長陳詩豪認為,若台電適度調整平均電價,也應改變電價結構,需要顧慮到能源貧戶與長期依賴醫療輔具的用戶,避免調漲對民生生活造成過度影響。

台電累計虧損4229億元,舉債、資產重估都有挑戰

2022年俄烏戰爭後國際燃料大漲,2022年平均國際燃煤價格飆漲至每公噸約370美元(約新台幣1萬2,167元),相較之下疫情爆發前平均約80美元(約新台幣2,630元)。

根據台電財務報告,燃料價格飆漲為台電主要虧損主因,台電在2022年起陸續漲電價,產業電價漲了4次、達每度4.29元,民生電價多凍漲落在2.77元,台電先前則指出「每賣1度就虧超過1元」。

電價調整頻率為1年檢討2次,從圖表顯示台電自2022-2024年已連續3年調漲電價。

電價調整頻率為1年檢討2次,從圖表顯示台電自2022~2024年已連續3年調漲電價。(資料來源:台電;製表:RECCESSARY)

截至2024年底,台電累虧逾4,229億元。經濟部雖然在114年度編列撥補台電1,000億元,但農曆年前立法院已三讀刪除這筆撥補預算,經部另編列的113年度編列追加預算1,000億元則尚未審查。

若台電無法獲得撥補,陳詩豪認為有2個方法因應,舉債或是再調整電價。

所謂的舉債就是對外發行公司債來籌措資金。台電今年規劃舉債額度1,500億元創歷年新高,但2024年底台電公司債在外餘額高達5,400億元,市占率高達15%;2024年底台電長短期借款也已破1.6兆元,負債比高達92.7%,陳詩豪認為,台電在現金流不夠的情況下,自有資金舉債也有空間不足的挑戰。

為了降低負債比,資產重估也有風險。陳詩豪指出,核四資產雖然高達2~3千多億元,但由於已經停運,資產重估可能會淪為壞帳,即使核四廠改建成再生能源電廠,核電收入跟再生能源收入也有差,因此資產重估會是一個風險,認為台電不太可能重估。

有鑒於產業電價已連漲4次,據悉台電近期釋出的財務報告就建議,「應適度調整民生電價或政府持續補助民生用電

由於產業電價已連漲4次,據悉台電近期釋出的財務報告就建議,「應適度調整民生電價或政府持續補助民生用電」。(圖片來源:iStock)

RE30、小額綠電無法彌補財務,調整電價為必要選項

台電即將推出的RE30、小額綠電與綠能業備用容量等,短期內也無法解決台電的財務壓力。陳詩豪分析,RE30、小額綠電設計是讓企業買得到綠電,綠能業備用容量也是為了提升電力系統可靠度,新對策可能有助於回收再生能源的建置成本,但整體規模過小,無法有效改善台電的財務壓力。

因此陳詩豪認為,調整電價是最即時有效解決財務壓力的方式,有鑒於產業電價已連漲4次,據悉台電近期釋出的財務報告就建議,「應適度調整民生電價或政府持續補助民生用電」。外界則推估,依據台電成本,電價平均仍需調漲約6.6%才能打平。

陳詩豪表示,若不調整電價,另一種機會就是等待國際燃料價格下降。目前台電主要虧損來自於採購國際燃料,如今燃料價格跟俄烏戰爭相比已經持續下降,端看未來燃料價格會不會往下跌,以現在電價來看,台電尚有獲利空間,但主要仰賴國際市場波動、川普上任後也有不確定性。

雖然等待國際燃料價格下跌是較被動的選擇,但台電長期扮演「價格消波塊」,吸收國際燃料價格波動的成本壓力難以持續。陳詩豪認為,若國家補貼無法到位,調整電價是最快回收財務缺口的方式。

陳詩豪坦言,台灣的灰電價格過於便宜,才顯得綠電昂貴,放眼國際,美國加州有時太陽能電價都比灰電還要便宜。

目前國內民生電價賣1度虧1元,台電需進一步調整電價結構,才能反映真正的能源成本。陳詩豪認為,隨著科技發展,電力正逐漸成為基本人權,高齡化輔具及維繫病患生命的醫療設備,都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必須注重電價結構的設計,避免民生電價受過多影響,特別是保障弱勢族群的基本用電需求。

相關主題
【更新】本田、日產合併喊卡,反映傳統車廠危機!深度剖析3家汽車巨頭的優勢與挑戰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