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Running Tide)
前景備受看好的海洋碳移除新創Running Tide近期驚傳倒閉,在業界掀起不少討論,為何這家受到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挹注的公司,卻仍在短短7年內草草收攤?目前正蓬勃發展的氣候新創應該擔心嗎?
募資16億元,海洋碳移除新創Running Tide為何倒閉?
2017年成立的Running Tide,從風投公司獲得超過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的B輪融資,是少數已經實際應用技術進行碳移除的公司,主要透過大型藻類、廢棄木材抓取二氧化碳,再將其沉入海洋封存,並藉此取得碳權出售,不但積極與學術夥伴合作,以科學證明技術可行性,還無私的公開技術框架,不擔心對手模仿競爭。
根據官方網站,Running Tide的客戶包括科技大廠微軟(Microsoft)及電商平台Shopify等至少25家,公司在(2024)今年5月還發布新聞稿,公布去(2023)年正式開始進行碳移除,就成功取得並交付超過2萬個碳權給客戶,宣稱「其規模超越世界上所有組織」。
沒料到Running Tide內部金流出了問題,公司將問題歸咎自願性碳市場(VCM)對於大規模碳移除的需求不足,因此被迫關閉且裁了冰島及美國緬因州總部的所有員工。執行長歐霖(Marty Odlin)接受《波特蘭新聞先驅報》(Portland Press Herald)訪問時表示,自願性碳市場在過去9個月急遽萎縮,目前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營運。
延伸閱讀》2023年碳權交易量腰斬!自願性碳市場連兩年萎縮,哪些碳權價格逆勢上漲?
市場供過於求、高成本問題,碳移除新創會泡沫化?
自願性碳市場在近幾年動盪不安,對碳移除發展造成衝擊,不光是因為碳權漂綠的質疑,也因為碳移除成本遠比減碳來得高,且技術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導致客戶多選擇較便宜的方式,而捨棄減碳效果更持久的碳移除技術。
突破能源基金投資公司(Breakthrough Energy)首席技術長同恩(Eric Toone)表示,碳移除最基本的問題是,這個社會願不願意支付每噸500美元(約新台幣1.6萬元),確保二氧化碳真的被捕捉且存放,還是只願意付0.01美元(約新台幣0.32元)買個希望。
自願性碳市場資料庫AlliedOffsets指出,全球碳移除新創超過850家,《彭博》分析指出,起初為了發展高品質的碳移除市場,包括致力發展減碳技術的電商Stripe在內的投資基金,不計代價「預購」大量碳移除產生的碳權,培植出許多新創公司,沒想到膨脹的太快,需求跟不上來,如今Stripe也得確認新創公司交付可受驗證的碳權後才付款。
碳市場追蹤網站CDR.fyi創辦人霍格倫(Robert Höglund)認為,科技業傳統的融資模式或許不太適合碳移除業,因為該產業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快速募集大量資本應該是為了拓展市場,而不單純為了實驗室的研究」。
Stripe氣候負責人南索霍夫(Nan Ransohoff)坦言,在碳移除領域,不同方法背後的成本各有差異,很難確保哪一種能真正實現承諾,也不確定使用更多驗證方法所需的成本是否值得;因此他預料,在目前整體生態系統發展還在早期階段,將有更多像Running Tide的案例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