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智慧城市展、第2屆2050淨零城市展同期舉辦,展現數位及綠色雙軸轉型的多元應用。(攝影:許祖菱)
2024智慧城市展暨2050淨零城市展19日在台北揭幕,今年展覽規模創新高,台北及高雄展區參展單位共計600家、攤位達2,200個,展現智慧城市科技在交通、醫療、建築、製造、安防及淨零排放應用。本次展會吸引112個城市代表、1,697位國際專業買主到訪,當中又以泰國、菲律賓及越南為本次最大訪問團。
打造綠色科技島 台灣政府推動數位新南向
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在開幕致詞時提到,政府正努力將台灣打造為科技之島,台灣作為資通訊跟半導體大國,已開發出多元的智慧城市和淨零城市解決方案可推廣到全世界,「智慧城市必然是綠色城市,綠色城市也一定要是智慧城市」。
林佳龍提到,與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負責的戰略型產業國際合作辦公室,會將蔡英文政府的5+2產業、創新6大核心戰略產業跟新南向結合,推出新的數位新南向,行政院近日也通過亞洲矽谷3.0跟新南向基金,要把產業、人才、資金三合一,加強數位及綠色雙軸轉型。
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等多位官員出席19日開幕典禮。(攝影:許祖菱)
台泰交流論壇邀多名專家出席 高雄市將舉辦「City COP峰會」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彭双浪表示,今年智慧城市展有3大特色,首先是展覽規模比去年成長13%,再創新高紀錄;其次,今年有來自全球46國家地區、112個城市、495名市政貴賓,包含市長及副市長等城市首長約85人,以及1,697名國際專業買主,參加的國家和國際人數皆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彭双浪提到,今年來訪外賓中,以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為最大訪問團,顯現出新南向國家已經是台灣現階段經濟發展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另外德國首次偕同6個城市來台參訪,也是這次展會很大的進展與突破。
智慧城市暨淨零城市展於19日至22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4天,21日至23日在高雄展覽館展出3天,共計有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雲林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台東縣等縣市設立城市主題館。另外,國發會將辦理第2屆「淨零城市國際峰會」,高雄市政府則將辦理「City COP峰會」,來自全球的城市首長將分別受邀參加這兩項論壇。
本次展會也安排多場台泰交流論壇,出席人士包括泰國智慧運輸協會理事長索維特(Sorawit Narupiti)、泰國數位經濟發展局執行副主席蘇巴空(Supakorn Siddhichai)、泰國能源商TPI Polene Power財務長帕卡波爾(Pakkapol Leopairut),以及泰國固體廢棄物管理協會秘書長帕塔拉波爾(Patarapol Tularak)等專家,將與台灣的政府與企業代表探討智慧交通與醫療進展。
淨零生活科技出籠 大同智能推光充儲整合、台鈣科秀創能窗
在展場攤位部分,大同旗下的大同智能看好家用儲能百億商機,今年首度展出結合了太陽能發電、儲能系統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要在電價上漲趨勢下,提供家庭安全、可靠、高效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業務經理王聖銓表示,在充電事業上,大同智能搭上電動車浪潮,去(2023)年底成為特斯拉Powerwall認證安裝的廠商,目前已有安裝上千支充電樁實績。
台灣鈣鈦礦科技則瞄準商辦與家戶節能需求,展出「Windows ZERO鈣鈦礦創能窗」,攜手精品門窗品牌風光Ai窗,打造兼具節能與創能的新產品,這項產品今年2月底在日本智慧能源週發表時,吸引了約500名訪客了解合作。行銷專案經理楊萃萍表示,這款可透光的創能窗能降噪、防水、隔熱、發電,立面發電的技術也能應用在建築牆壁,適合地狹人稠的城市地區,未來營建業者導入鈣鈦礦建材後,可望有效降低建築碳排。
另外,台鈣科也持續進行鈣鈦礦電池的農電共生試驗,包括與農試所合作種植番茄、草莓、萵苣、香菇,搜集農產品生長與發電數據。楊萃萍透露,開展第一日已有馬來西亞廠商詢問合作,計劃在當地面積約7萬平方公尺的辣椒園設置遮光發電設備。
大同智能是特斯拉家用儲能產品Powerwall認證安裝廠商,今年在展場發表光充儲整合系統。(攝影:許祖菱)
台鈣科攜手風光Ai窗展出「Windows ZERO鈣鈦礦創能窗」。(攝影:許祖菱)
環境部今年在淨零城市展設置「淨零永續生活館」,藉由「綠科技」、「綠循環」與「綠生活」三大展區,從食衣住行出發,再到科技監測、廢水能資源化、低碳智慧化等,引導實踐淨零綠生活方法,展出產品包括奉茶行動、回收鳳梨葉纖維再製的時尚品、環保建材應用,以及推廣電動機車等。
「綠色金融主題區」則由財政部、金管會、元大金控、國泰金控進駐,以綠色金融及永續金融為展覽主題。因應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元大金控展出首創的「鑽金碳吉帳戶」,為消費者如實記錄數位金融服務減碳成效,專案經理林子寧表示,未來有規劃讓客戶以減碳成效換取優惠,希望利用零碳APP推廣數位交易能減碳的觀念。
元大金控分享「鑽金碳吉帳戶」,讓使用者能看見數位交易減碳成效。(攝影:許祖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