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建構永續供應鏈研討會 聚焦東南亞綠電採購對策

EN

為協助企業在永續趨勢下前進東南亞,同時因應碳稅掀起的新挑戰,RECCESSARY 與再生能源研究顧問公司InfoLink Consulting 於9月13日舉辦「建構永續供應鏈:CBAM政策風險評估x海外綠電採購方針」研討會,提供綠電採購策略、企業最佳實例等對策,克服政策法規、綠色溢價等多重關卡。


研討會吸引來自各產業的與會者探討永續供應鏈路徑

綠電採購最新趨勢 東南亞憑證外綠色產品選項

東南亞綠電潛力大,預估2030年將自2021年1018億度增至2860億度,而且比起台灣,企業在東南亞更容易買到綠電。InfoLink研究員蔡宥潔分析,亞洲目前以電證分離採購方式為主,但從 RE100 歷年採購方式觀察,綠電憑證購買量逐年下降,簽訂購電協議(PPA)等其它綠色產品選項已成國際趨勢。

如何在東南亞評估憑證以外的綠電選項,蔡宥潔以越南、印尼和泰國為例,依各國法規詳盡說明,並也點出企業與東南亞國家簽PPA的困境,包括當地國營電力公司不願擔保阻礙了融資速度,以及電網系統不夠穩定。建議企業在評估購買憑證數量時,也可透過PPA、綠色定價(Green Tariff)等來達成再生能源目標。

Researcher Jessie speaks at seminar
InfoLink研究員蔡宥潔分享東南亞綠電採購選項與方式

東南亞擬推碳費新規 ACT提醒綠電採購面臨挑戰

荷蘭永續解決方案商ACT Commodities新加坡分部(ACT Solutions APAC)大客戶經理謝玟汐,分享企業如何透過購買綠電實現減碳,例如時尚品牌 H&M 為在2040年達到 SBTi 淨零,在東南亞市場買了非綑綁式憑證,並增加綠電採購。

謝玟汐指出,綠電採購對企業長期經營日益重要,除了上下游減排壓力外,各國也開始制定新法,其中新加坡已於2019年實施碳稅,泰國、馬來西亞計劃建立碳交易。謝玟汐也提醒,雖然東南亞綠電憑證需求持續增加,但再生能源成本較高、監管不確定性等,仍構成企業採購面臨的挑戰。


Account Manager Chia Wen-xi

ACT Solutions APAC 大客戶經理謝玟汐分享企業如何透過購買綠電實現減碳

智慧製造奠定永續基礎 東豐纖維成業界ESG標竿

東豐纖維工務經理林明旺,分享擁有近70年歷史的傳統紡織廠如何轉型智慧綠色工廠。林明旺談到,公司自2014年起,從設備、人才到作業模式等整頓翻新,在製造流程上智慧化升級,為日後綠色策略打下基礎,並於2018年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升級產品的同時全責推動節能,緊接著在2020年成立ESG委員會,每月定期開會,以期將台灣廠成功的減碳經驗拓展至東南亞廠。

東豐纖維自2020至2022年已減碳23%,隨著2022年加入RE10X10,安裝太陽能自發自用,累積綠電憑證,預計減碳量大幅增加。面對永續發展趨勢,林明旺強調,企業能做的只有提前準備,包括增加再生能源使用,持續關注碳捕捉等技術應用。展望未來,東豐纖維持續秉持低碳製造,設計出獨家綠色紡織品,從供應端開始減碳。

Deputy Manager Lin Ming-wang
東豐纖維工務經理林明旺分享企業執行減碳與低碳製造經驗

計算碳成本有益風險控管 企業長期佈局不可少

碳稅來勢洶洶,InfoLink研究員趙瑀嫻詳盡解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政策進度,包括過渡期申報方式與抵減機制,並對照美國預計2024年推出的清潔競爭法案(CCA),同時提到國內碳市場現況。台灣碳權交易所八月於高雄掛牌,初期仍以國外碳權為交易標的,預計2025年開徵碳費。

趙瑀嫻強調,企業計算碳成本不僅有益風險管控,還有利於長期策略佈局,並在紡織與金屬加工業分別以防水材質成衣、螺帽為例,實際估算產品的碳成本,結果顯示減碳速度與企業成本成反比,企業愈快投入減碳節省開支也愈多。低碳不僅為國際市場趨勢,更是企業競爭力重要一環,RECCESSARY同您即時關注綠能新知、掌握關鍵產業對策,開發多元商機。

Researcher Judy Zhao
InfoLink研究員趙瑀嫻分析企業計算碳成本的重要性

 

 

台灣智慧能源週規模創新高 氫能與地熱等多元創能受矚目
亞馬遜加碼投資日本綠電 與伊藤忠簽訂太陽能PPA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