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關稅逼退中企,大馬太陽能市場將洗牌!本土開發商有望逆勢獲利?

EN

美國不斷施加的關稅壓力改變馬來西亞太陽能市場。(圖片來源:iStock)

美國對東南亞中企施加的太陽能關稅逐漸見效。馬來西亞產業人士透露,受關稅影響,中資背景的太陽能企業因為成本飆升,營運難以為繼,正逐步撤離當地市場。但新增關稅對本土製造商影響有限,當地開發商及安裝廠商甚至能從當前全球太陽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的市場中獲益。

中企轉移供應鏈,馬國太陽能對美出口下降

儘管目前尚無具體數據顯示中企經馬來西亞出口至美國的太陽能產品受創程度,但根據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Matrade)統計,馬來西亞對美國的太陽能出口總額正逐漸下降,2024年金額為125億令吉(約新台幣921億元),較前2年減少超過20%。

馬來西亞太陽能產業協會(MPIA)主席、太陽能業者Solarvest執行長張俊雄(Davis Chong Chun Shiong)表示,美國最新公布的關稅措施將加速中國太陽能企業撤離馬來西亞,有部分業者甚至已將生產據點轉往東南亞以外的地區。但他強調,這波加徵關稅不會影響馬來西亞當地製造商。

美國商務部21日公布雙反(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結果,預計對馬來西亞出口至美國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額外關稅,稅率約介於14%至250%之間。其中,中國大廠晶科能源(Jinko Solar)適用稅率為40.30%,寶嘉新能源科技(Baojia New Energy)則高達250.04%。

延伸閱讀》防堵中國洗產地!美國對東南亞光電祭出高關稅,柬埔寨最高課逾3500%重稅

根據能源顧問機構伍德麥肯錫(Wood Mackenzie)資料,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的產能占馬來西亞該產業的近8成,剩下的份額多掌握在美國巨擘First Solar及南韓大廠Hanwha Qcells手上。

馬來西亞太陽能業者認為,美國這波加徵關稅不會影響馬來西亞當地製造商。(圖片來源:iStock)

馬來西亞太陽能業者認為,美國這波加徵關稅不會影響馬來西亞當地製造商。(圖片來源:iStock)

全球太陽能供應過剩,券商預期對馬國影響有限

在全球太陽能板供應過剩、價格下探之際,馬來西亞業界普遍認為影響相對溫和。張俊雄表示,東協地區是美國太陽能板的主要供應來源,即便美國開始徵收關稅,仍將保有一定的供應量能。

針對內需市場方面,馬來西亞的太陽能建置商多半依賴中國進口面板,因此此波貿易政策變動,對本地製造商以出口為主的營運策略影響有限。馬來西亞再生能源集團Samaiden總經理Chow Pui Hee也認為,除非本地製造商能展現出高於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否則難以被國內市場接受。

馬來西亞達證券(TA Securities)報告指出,全球太陽能板價格接近觸底,因此產能過剩問題將對馬來西亞企業產生「溫和影響」。張俊雄也預估,若太陽能板價格維持在每瓦0.1美元(約新台幣3.25元)以下的低價區間,反而能使當地太陽能安裝與開發業者獲益。

資料來源:The Edge MalaysiaThe Straits Times

相關主題
川普對等關稅》美政策「3連擊」重創東協綠能供應鏈 ,大馬光電業首當其衝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