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ESSARY
主選單
會員服務
新聞訂閱
市場報告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題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企業數據庫
碳價
綠電買家指南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搜尋
語言
EN
繁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搜尋結果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您所搜尋的「
」結果如下:
News
三地能源新總座廖佑晟上任!將打造電力監測系統,搶攻光電與碳盤查商機
新人新氣象,三地能源新任總經理廖佑晟22日上任,未來將結合原有業務與系統開發,打造電力監測系統,有效監控案場發電量,並收集分析電力數據。三地能源也看好太陽能與售電業務將進一步推升整體營收規模。
2024-10-23
News
澳洲綠電直送新加坡!全球最長4300公里海底電纜計畫通過,最快2035年商轉
新加坡政府22日宣布有條件通過從澳洲進口低碳能源,為連接兩國、總長4,300公里的海底電纜計畫開綠燈。該計畫確認在技術與商業上具可行性,預計最早2035年開始商轉輸電。
2024-10-23
News
從綠氫到低碳農業!越南GEFE展會向歐洲取經,外商籲建立公平明確投資環境
越南與歐洲商會主辦的「綠色經濟論壇暨展覽會」(GEFE),吸引各國200多家廠商參展,一共設立13個國家展區,除了深化越歐間的綠色轉型合作,論壇邀請上百位講者分享,聚焦能源效率、低碳排農業等10大主題。
2024-10-23
News
2025永續揭露新規倒數!金管會:4成上市櫃公司未交報告書,違者最高罰100萬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24年8月底,已有1,020家上市櫃公司完成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的申報,佔比約56%。這意味著還有44%、共832家上市櫃公司尚未完成申報。金管會提醒,2025年起,全體上市櫃都必須依規定加入,否則將面臨證交所處以違約金。
2024-10-22
News
能源管理系統EMS是什麼?ISO 50001怎麼做?產業運用方式一文掌握
隨著企業對節能減碳的需求日益增加,導入「能源管理系統」(EMS)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EMS如何運作?不同產業該怎麼採用?《RECCESSARY》帶讀者了解EMS的基本原理、標準規範及功能,並解說各產業如何有效運用EMS達成永續目標。
2024-10-22
News
越南推新版屋頂光電草案!3類型併網規定公布,自發自用餘電僅賣EVN
越南公布新版屋頂太陽能發展草案,除了依併網裝置容量分成3種發展模式,也確認自發自用剩下的餘電只能賣給國營的越南電力集團(EVN);另外,為了確保能源安全及經濟成長,越南擬將核能及氫能納入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
2024-10-22
News
地熱能新突破!全台首座深層探測井 「員山1號井」開鑽,有助資料中心進駐
結合中油鑽井實務經驗與中研院精密地質探測技術,全台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宜蘭員山1號井」21日開挖,目標深度達4公里,提供未來地熱開發規畫參考,助力台灣能源轉型2.0,地熱發展好,也有機會吸引資料中心進駐。
2024-10-22
News
一次掌握東協綠電、台灣碳市場趨勢,RECCESSARY線上研討會10/30登場
由《RECCESSARY》主辦、台灣綠電應用協會協辦的「台灣東協綠電與碳交易研討會——台灣企業如何保持永續競爭力」將於10月30日下午2時舉行線上研討會。研討會將聚焦於東協的綠電採購與碳市場流動性,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4-10-22
專題
國內碳交易開張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只要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即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由於目前國內碳權需求大於供給,加上可以抵減碳費,一噸價格從2000元起跳,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面對台灣剛起步的碳權交易市場,《RECCESSARY》訪問潛在買賣雙方,他們對於國內碳權市場有哪些期待?
2024-10-21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1》碳權交易平台啟動!抵減碳費、環評,如何驅動百萬家中小企業加大減碳力道?
「碳權就是以最少資源,減最多的碳」」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點出碳權對企業的重要性。在2050年淨零排放路上,淨零攸關產業競爭力,也比拚國家力量,台灣碳權交易所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又可稱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將可抵減企業碳費、用於環評增量抵換,帶動國內碳權市場發展。
2024-10-21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2》碳權一噸2500起跳,現在該買嗎?買賣雙方曝真實心聲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只要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即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由於目前國內碳權需求大於供給,加上可以抵減碳費,一噸價格從2000元起跳,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面對台灣剛起步的碳權交易市場,《RECCESSARY》訪問潛在買賣雙方,他們對於國內碳權市場有哪些期待?
2024-10-21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3》碳權交易有助企業減碳?專家剖析2大難題,碳交所怎麼回應?
當碳有價時代來臨,碳費、碳權已經成為企業減碳重要推力。國內碳權交易平台10月上線,但碳權經過交易或拍賣,移轉僅限一次的限制引發外界質疑,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直言,現階段的碳權交易機制「缺乏價格訊號」、「流動性不足」,這兩大問題難以促進企業自主減碳。
2024-10-21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NEXT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