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ESSARY
主選單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研究報告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百大企業
碳價
綠電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Linked
Twitter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Linked
Twitter
Instagram
Line
搜尋
語言
EN
繁
简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搜尋結果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您所搜尋的「
」結果如下:
News
星馬電力整合計畫含「灰電」?東協綠電競爭升溫,2大挑戰揭跨國電網困境
新加坡成功透過「寮泰馬新電力整合計畫」(LTMS-PIP)取得寮國綠電後,20日宣布計畫的第二階段將擴展規模,預計從馬來西亞進口額外的100MW(千瓩)電力。令各界意外的是,這次新增的電力不一定是再生能源,凸顯即便有電網串聯,跨國綠電採購仍有挑戰。
2024-09-24
News
印尼地熱能豐富卻難開發!佐科威敦促改革,要求縮短6年審查流程
印尼擁有豐富地熱資源,目標在2035年將地熱發電裝置容量提升至10.5GW(百萬瓩),但目前發展緩慢,接下來要以每年700MW-800MW的速度增加,才有可能達標,而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將問題歸咎於行政流程緩慢並立刻要求改善。
2024-09-24
News
企業為什麼要減碳?政府減碳政策、補助資訊一文整理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愈演愈烈,各國紛紛將淨零排放與碳中和列入國家規劃中,企業自然也無法迴避,減碳議題已成為全球產業共同面對的課題。《RECCESSARY》特別整理減碳相關政策與補助辦法,提供企業參考。
2024-09-23
News
商務飛行減碳調查:蘋果與Alphabet進度落後,Intel未設目標卻脫穎而出
2023年全球26家主要科技公司員工因為商務需求而搭飛機出差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49%,雖然這顯示許多科技公司正朝著減碳的方向邁進,但有制定目標的公司未必有最好的減碳效果。
2024-09-23
News
全球淨零目標進展如何?亞洲企業參與度大增,特斯拉、波克夏無動於衷遭點名
國際淨零追蹤組織Net Zero Tracker最新年度報告指出,在地區、城市及企業三個層級方面,參與設定淨零目標的數量都持續增加,但總計仍有超過40%完全沒動作,其中包括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日本遊戲巨頭任天堂、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
2024-09-23
News
經濟部「綠電沙盒計畫」升級!放寬2大購電限制,為何售電業、風電商都看好?
隨著綠電採購趨勢轉向團購,經濟部研擬升級「綠電沙盒計畫」,允許綠電用戶不再需要一次性購買整座再生能源電廠電力,改為多家企業可聯合採購。外界認為,此舉有助於推動未來離岸風電區塊的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洽談。
2024-09-23
News
三哩島擺脫核災陰霾?微軟簽20年購電協議,擬重啟核電供應AI資料中心
面對減碳淨零壓力,科技業加緊採購低碳核電,連曾發生核事故的電廠也不放過。美國最大核電廠業者星座能源( Constellation Energy)近期宣布與微軟(Microsoft)簽署購售電協議,準備重啟彬州三哩島核電廠(Three Mile Island),但還沒通過聯邦、州及地方政府的許可,讓重啟計畫增添變數。
2024-09-23
News
碳洩漏是什麼?3原因引發高洩漏風險,政府因應措施有哪些?
碳價、碳排放交易制度等機制一直是各國因應氣候變遷所制定的政策工具,但由於每國不同的減碳政策與強度,以及不一樣的碳價,事業難免會考慮外移來規避碳價與相關政策規範,加深「碳洩漏」現象,因此如何防範已是各國焦點。
2024-09-20
News
歷史建築掀綠潮 修復與革新共構,文化遺產也能協助減碳
營建部門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占比高達37%,面對全球建築走向淨零願景,除了規範新建案的技術與建材,老房屋、歷史建築的維護與修復也逐漸被視為減碳的重要手段。
2024-09-20
News
台泥儲能攜手福斯開創新商模:充電站搭載儲能,如何減碳又替車主省錢?
台泥儲能19日宣布與台灣福斯汽車合作,推出全台首個結合車廠的充儲一體計畫。此計畫由福斯提供充電場域,台泥負責提供儲能櫃,讓電動車主能享受台電尖離峰電價的差異優惠。每個充電站預計每年可幫助電網減少超過4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2024-09-20
News
麗升攜手和暄綠能打造「農漁為本」共生案場!綠電收益估達28億元
麗升能源19日宣布,將與台灣和暄綠能(HEXA Renewables)攜手,共同開發漁電共生案場,未來將由麗升負責開發及承攬部分EPC工程,待專案建置完成,預計可挹注麗升約11億元營收,每年將產出26,046MWh綠色電力,為和暄綠能帶來約28億元的綠電收益。
2024-09-20
News
海藻吸碳效果達森林20倍,還能改善漁民生計?看越南怎麼挖掘藍碳新商機
在自然碳匯領域中,除了經常討論的森林綠碳,以海洋生態為主的藍碳也逐漸受到關注。尤其部分藍碳的固碳能力甚至優於綠碳,因此被視為碳權市場的新寵。越南擁有超過3,000公里的漫長海岸線,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正積極開拓藍碳新商機。
2024-09-20
PREV
56
57
58
59
60
61
62
NEXT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