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ESSARY
主選單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研究報告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百大企業
碳價
綠電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Linked
Twitter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Linked
Twitter
Instagram
Line
搜尋
語言
EN
繁
简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搜尋結果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您所搜尋的「
」結果如下:
News
ACEN擬砸12億美元 攜美商打造1GW再生能源項目
菲律賓最大企業集團阿雅拉(Ayala Group)旗下ACEN與美國綠能開發商BrightNight合作,將在菲律賓開發1GW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預估未來5年投資額將達12億美元。
2024-03-13
News
稱豬肉「氣候友善」遭控漂綠 丹麥法院判肉品商敗訴成首例
歐洲最大豬肉商「丹麥皇冠」(Danish Crown)以「氣候友善」宣傳自家肉品,涉嫌誤導消費者被告上法院後,丹麥高等法院判決丹麥皇冠敗訴,成為丹麥首起「漂綠」挨罰的判例。
2024-03-13
News
泰國強制徵地開發風電 民團與學者質疑政府計畫漂綠
泰國政府綠電計畫引發耕地正義問題,部分村民不滿土地遭強制徵收,還有專家認為環境評估與現況落差太大,因此不約而同公開批評政府漂綠。
2024-03-13
News
大馬國油子公司攜手綠能商 全國300座加油站裝太陽能
為了邁向更永續的未來,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國油)旗下再生能源商Gentari Renewables已指定綠能公司Solarvest控股子公司Solarvest Energy,在全國各地300多座國油加油站安裝太陽能光電系統。
2024-03-12
News
紅樹林濫伐、海草床遭破壞 東南亞藍碳陷消失危機
從峇里島到普吉島,東南亞的海灘總是吸引旅人目光,但鮮少有人認識其廣袤海岸線另一潛力,即以豐富海洋生物實現碳中和之能力。東南亞擁有全球最大藍碳(blue carbon)資源之一,但由於人類開發活動增加,正面臨消失風險。
2024-03-12
News
乘客付費「碳中和」抵消量涉誇大 叫車平台Grab遭控漂綠
碳權有效性爭議又一樁,馬來西亞非營利氣候組織RimbaWatch點名東南亞叫車服務平台Grab,透過Katingan Mentaya方案購買的森林碳權,其抵消效果涉嫌誇大、有漂綠之嫌,不過Grab對此全盤否認。
2024-03-12
News
泰國SPN獲20億元綠色融資 擴展東協再生能源市場
東協綠能融資持續吸引資金活水挹注。世界銀行集團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與泰國匯商銀行(SCB)決議提供泰國再生能源公司Sermsang Palang Ngan(SPN)綠色貸款,總金額約6,400萬美元(約新台幣20億元),可望擴大發展泰國、印尼、越南等東協國家的再生能源市場。
2024-03-11
News
NTT、三菱能源週齊推脱碳解方 深化日本減碳產業鏈
「日本國際智慧能源週」今年也以綠色轉型為主軸,於2月28日至3月1日規劃「脱碳經營策略展」,展示碳排計算、供應鏈減碳及碳捕集與封存等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加速脱碳。
2024-03-11
News
SBTi新報告鎖定「價值鏈外減緩」 助企業解決碳權漂綠疑慮
企業被要求減碳的範圍持續擴大,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於2月28日發佈兩份新報告,提供企業較明確的指導方針,以降低價值鏈以外溫室氣體排放(Beyond Value Chain Mitigation, BVCM),有分析認為此舉有助確保碳權使用正當性,減少漂綠爭議。
2024-03-11
Research
Carbon Forward Asia新加坡登場 多方專家探討亞太碳市場新動態
Carbon Forward Asia研討會7日在新加坡舉行,除了針對聯合國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歐盟排放權交易系統(EU ETS)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行探討外,也針對亞太區域各國的碳市場發展進行了焦點探討,從開發商、顧問單位及學者等多元角度切入,描繪出各區域的市場輪廓。
2024-03-08
News
越南拍板國家能源戰略 2045年再生能源可望達七成
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1日正式批准通過「2030年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屆時再生能源占比將提高到15%至20%,且預計在2045年達到65%至70%,如果順利推行,能源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望減少70%至80%。
2024-03-08
News
新加坡找能源巨擘抓碳 擬2025年啟用最大海洋除碳廠
新加坡國家水務機構(National Water Agency)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及美國新創公司Equatic於2月28日宣布,將投入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3億元),在新加坡大士(Tuas)建造一座史上最大海上除碳廠,預計明(2025)年啟用後,每日可除10噸二氧化碳,此外新加坡政府也與能源巨擘合作,擴大開發碳捕集及封存技術。
2024-03-08
PREV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NEXT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