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綠電如何買? 最新企業採購綠電方案與趨勢一次看

EN

(圖片來源:iStock)

導言

為幫助電動車、碳捕集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尋找外資挹注,馬來西亞政府正努力創造有利的經商環境,包括提供規模更大、更容易取得的再生能源電力。對許多產業而言,範疇二是碳排占比最高的類別,部分有能力的企業傾向透過自用太陽能系統滿足需求,但仍填不滿能源消耗大戶的缺口。

除了自用光電,企業在馬來西亞還有另外三個取得再生能源的方式,(一)電證分離的再生能源憑證(RECs)、(二)購電協議(PPAs)、(三)綠色電價(GET)計畫。每種方式各有其優點與考量,企業應根據自身目標與所在地選擇一種或多種方式搭配操作。本文將深入探討現行綠電採購方法及未來發展,提供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的企業做為參考。

背景

馬來西亞去(2023)年使用再生能源憑證的數量較前一年成長75%,顯示企業在減少範疇二碳排的需求有所成長。但企業如何取得綠電呢?馬來西亞再生能源供電主要來自三個區域電力公司: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NB)、位於沙巴的沙巴電力公司(SESB),以及位於砂拉越的砂拉越能源公司(見圖一)。每家電力公司都為企業提供多種綠電採購方案,下文將先討論國家層級的選擇,接下來再針對馬來西亞半島說明其他選項。

綠能採購選項及企業採購條件

馬來西亞全國

在國家層級方面,企業有兩種為能源領域脫碳的方式,包括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以及透過購電協議,而前者是目前對製造業者來說最簡單的方法。最常使用的再生能源憑證是國際標準I-REC的水力及太陽能,其中以太陽能的平均價格較高。

電證分離的再生能源憑證運作機制是企業不需改變電力用途,只要取得綠電購買憑證就能抵銷化石燃料用電。另一個方法是透過簽署購電協議,此舉除了取得電證分離的再生能源憑證,也從再生資源中獲得實際電力。相較於再生能源憑證中間商市場競爭激烈,在馬來西亞不同地區簽署購電協議時,必須遵守各自的規定,內容說明如下:

沙巴與砂拉越

沙巴電力公司與砂拉越能源公司都是所屬地區唯一承購商,有興趣的買家需與上述兩家企業針對購電協議進行磋商,而不是與再生能源發電業者接洽。不過,砂拉越政府2023年底修改電力法後,在砂拉越能源公司沒有要求的情況下,潛在太陽能發電方可以出售電力給其他需求方。

馬來西亞半島

此地區的綠電採購方式相對較多,包括透過「企業綠電計畫」(Corporate Green Power Programme, CGPP)的虛擬購電協議(VPPA)機制,已經在2022年11月7日上路。企業用戶可與太陽能發電方擬定合約,依固定價格或協商後的價格結構取得再生能源憑證,同時從現有電廠獲得實際電力。(詳細流程見圖二)

圖二:虛擬購電協議流程圖

企業用戶加入企業綠電計畫的基本條件如下:

表一:馬來西亞半島虛擬購電協議企業條件

至目前為止,太陽能發電方新一輪建置規模是2023年年底公布的800MW(千瓩)。

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企業還有另一個選擇,可透過馬來西亞綠色屬性追蹤系統(Malaysia Green Attribute Tracking System, mGAT)的綠色電價(GET)計畫取得綠電。綠色電價是買方為了取得電證合一的再生能源憑證所支付的費率,而這套連網的馬來西亞再生能源憑證(mRECs)依循的是I-REC標準。若買方並非當地居民,使用綠色電價必須以1000kWh(度)為單位,現行費率為度21.7仙(約4.6分美元)。目前該計畫架構仍在研議中,預料修改後的費率將更有吸引力且有更長的使用期限。統計2023年綠色電價計畫的綠電額度為6600GWh(百萬度)。

表二:馬來西亞綠電採購現況

關注太陽能再生能源憑證降價 以及虛擬購電協議對環境的影響

馬來西亞全國綠能市場中,以馬來西亞半島最成熟,提供企業多種方法取得再生能源,最常用且規模最大的是透過電證分離的再生能源憑證購買,其中又以水力發電為最大宗(如下表所示),因此價格區間較太陽能便宜,但隨著太陽能設備建置趨勢愈發明顯,以及在大規模太陽能計畫(Large Scale Solar, LSS)第5次招標加持下,太陽能板數量可望大幅成長,預料2024年企業將以較低的價格取得太陽能再生能源憑證,而在馬來西亞碳信用交易所宣布開放跨國交易後,再生能源憑證有機會來自鄰國,且以較便宜及多元資源搶進,可望在今年形成另一個潛力市場。

儘管再生能源憑證相當容易理解與使用,但恐怕不是實現綠能目標最嚴謹的標準,而馬來西亞購電協議期限最長可達21年,在固定價格的情況下,無法保證未來不會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因此考量上述理由後,企業或許會在再生能源憑證與購電協議之間,選擇折衷的虛擬購電協議,不過選擇該機制仍得思考環境價值,因為沒有真正減少範疇二的碳排,企業應在評估自身脫碳壓力的同時分析每個綠電購買方式的成本,要了解更多有關能源脫碳的企業策略,請洽本文作者。

圖三:馬來西亞再生能源憑證發電規模(2021-2023)
資料來源:I-REC、TIGR

South Pole、Verra漂綠爭議發酵 企業要買可信碳權有哪些守則?
產品不是寫「碳中和」就行 四大對策讓企業避免陷入漂綠爭議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