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8-14
越南企業永續揭露落後東協,外媒憂氣候風險拖累下個「亞洲小龍」經濟起飛
越南改革開放帶動經濟快速起飛,外媒《美聯社》甚至稱其為亞洲下一個「小龍經濟」(Tiger Economy)。不過在經濟發展與氣候變遷掛鉤的背景下,國際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報告警告,越南百大上市公司中,僅不到7成發布永續報告,在東協主要國家中敬陪末座。
2025-08-12熱浪威脅歐洲核電廠,停機事故10年增3倍!極端高溫下電廠如何調適?
熱浪不僅威脅人體健康與生態環境,也日益影響歐洲核電廠運作。《能源經濟學》研究顯示,2010至2019年間,因氣溫升高導致冷卻水過熱而停機的事故,比1990至2009年增加了3倍,且未來十年恐怕將進一步惡化。
2025-08-01極端氣候來襲,新北市如何用AI科技打造一座「不怕水」的智慧城市?
最近的天氣,是不是讓你覺得雨特別多、特別大?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大水考驗」,你可能心裡會想:「難道我們只能被動地等水退嗎?城市到底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在雨中也安心?」
2025-07-23「生物信用額度」是商機或陷阱?價差達12萬倍!看懂現有方法學與潛藏風險【分析】
位於巴西亞馬遜雨林邊境的貝倫(Belém)將於11月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也使得「生物多樣性」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2年發起「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倡議」(Biodiversity Credits Initiative),試圖透過市場機制創造投資誘因,但這項新興市場發展至今進展如何?又藏有哪些投資風險?
2025-07-16氣候調適起步走3》極端天氣成新常態,零售、光電、半導體業靠氣象資料提升營運韌性
社會活動、經濟活動都與天氣條件息息相關,面對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加劇,氣象也愈來愈難以預測。為強化營運風險管理,已有多家企業透過客製化的氣象資料,減少不可預測的氣象衝擊,《RECCESSARY》訪問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了解民間氣候調適的相關應用。
2025-07-15氣候調適起步走2》氣候調適如「抗癌」作戰,台灣從高溫衝擊下手——專訪環境部長彭啓明
「調適就是長期的防災,但要如何落地實踐,將認知轉成行動是挑戰,」談起氣候調適議題,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語氣中帶了一絲無奈。他坦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為氣候調適做好充分準備,如今可以做的是建構更全面的認知,降低氣候衝擊。
2025-07-14氣候調適起步走1》從防災到氣候調適,政府與企業如何降低極端天氣衝擊?
氣候變遷愈演愈烈,熱浪、暴雨、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頻傳,根據英國倫敦證交所研究,為因應氣候災害,2024年與氣候調適相關的解決方案,為全球增加1兆美元(新台幣30兆元)的收入。在氣候風險日益攀升的當下,台灣該如何走向氣候調適,企業又能從中找到哪些機會?
2025-06-03環境部成立抗高溫調適聯盟,今夏啟動跨縣市演練、建立高溫防護地圖
環境部今(3日)攜手企業、民間團體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藉由跨部會、公私協力行動對抗炎熱夏季。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未來在科學基礎下以行動逐步喚起大眾氣候意識、並建立制度,完善抗高溫行動路徑與規劃。
2025-05-29COP30聚焦氣候韌性,李長庚談投資調適專案隱憂:未有明確模型
今年是氣候行動重要一年,《巴黎協定》滿10週年,年末在巴西也將迎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同時也是台灣碳費元年。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談及近期國際震盪,他點出,雖然看到美國、阿根廷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今年還是有190國家要在今年的COP30提交國家自定貢獻NDC3.0減碳目標。
2025-05-15氣候危機來襲,醫院如何升級抗災?太陽能、遠距醫療都列入對策
當颶風、野火、極端高溫愈來愈頻繁,氣候風險分析機構估計,到2100年全球每12家醫院中就有一家因極端天氣面臨關閉的風險。為了避免營運中斷,醫院紛紛尋求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