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針對全台66家SRF廠進行體檢,其中有14家廠商未達標準將退出市場。(攝影:莊閔茜)
固態再生燃料(SRF)希望將廢棄物轉變成黃金,美事一樁卻也因帶來空氣污染受檢視,此次環境部針對全台66家SRF廠進行體檢,其中有14家廠商未達標準將退出市場。未來環境部將加嚴管制,製造廠須落實第三方驗證與產品分級,使用廠家也需提升戴奧辛、重金屬檢測標準,管理辦法預計12月底公告。
SRF是什麼?SRF製造廠、使用廠有哪些?
SRF指的是將廢棄塑膠、廢纖維、廢木材等不有害且具有燃燒性質的廢棄物,經過分選、破碎與混合做成燃料,現在已有30萬噸的SRF燃料取代燃煤。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台灣SRF發展5年間,法規已經趨於完整但還不完美,這次體檢便是追求完美的第一步。
SRF廠商近5年來從8家成長至66家,為強化台灣的SRF制度規範,打造「好的SRF」,環境部與學者6月到9月間走訪全台SRF工廠,並分為製造廠與使用廠2大類,主要體檢重點為廢棄物清理計畫書內容、進場管理、設備管理與產品/廢棄物管理4項。
-
SRF製造廠:總共48家,中小企業為主,有52~70%符合,30~48%待加強。
-
SRF使用廠:總共18家,多為大型企業,行業別以造紙業為主,其次為水泥、電力供應業,以SRF取代燃煤、沒有用於發電用途。檢測有9成符合,僅6%待加強,硫氧化物(SOx)或氮氧化物(NOx)都通過,戴奧辛排放4家不合格。
為了提高SRF的品質,彭啓明指出,若將廢棄物純化、去除雜質,分選與均質化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燃料,才能「轉廢為能」。他更宣示SRF目標是將焚化爐廢棄物轉移到製造廠加值,因此不可能進口廢棄物來發展SRF。
環境部預計12月底公告相關管理辦法,接下來也會發表SRF白皮書。(攝影:莊閔茜)
事業廢棄物轉成SRF難管控,環境部祭出產品分級、空污標準新規
事實上,近年來各縣市堆起一座座「垃圾山」,廢棄物多到來不及焚燒。台灣每年焚化爐處理量達650萬噸,其中有470萬噸為家戶垃圾,180萬噸是一般事業廢棄物流入,環境部次長沈志修坦言,「這些一般事業廢棄物已排擠到家戶垃圾處理量,約有20~30萬噸暫擱置在各縣市掩埋場。」
環境部期許將來這些事業廢棄物可以轉移到SRF製造廠,為此也需要改善法規。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從SRF產源、製造廠到使用廠都需要做好法規管控,設有第三方驗證制度與每一筆申報,預計12月底公告相關管理辦法,接下來也會發表SRF白皮書。
尤其此次體檢發現有18家製造廠沒有確實申報SRF產品流向,1家完全沒有申報,因此未來除了將建立第三方驗證制度,品質標準與分級外,也要建立允收標準與檢查機制,進料區域也要安裝CCTV遠端檢驗。
近期SRF也因空氣污染遭居民與民代抗爭,未來也將針對SRF使用廠加嚴空污標準,沈志修指出,對於4家戴奧辛排放不合格廠,環境部已開一筆96萬罰單,如今廠商也已改善通過,其他3家則是與地方環保局調查研究性質,過去使用廠也有戴奧辛排放標準不一問題,從0.1、0.2、0.25(ng-TED/Nm3)都有,未來標準都設在0.1。
賴瑩瑩表示,SRF使用廠未來將加嚴重金屬、戴奧辛排放標準,與最嚴格的大型焚化爐標準相同,其餘污染物仍須符合特定行業別的排放標準、固定源排放標準、有害標準等,並裝設必要的空污防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