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斯帝爾(Simon Stiell)呼籲各國在9月前完成NDC更新。圖為斯帝爾在去年COP29演說時手舉《巴黎協定》文件副本。(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
《巴黎協定》規定各國需每5年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展現減碳承諾。但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設定的2月10日截止日已過,全球近200個締約國中,仍有187國未提交最新的NDC 3.0。目前僅英國、巴西等十幾個國家按時提交,而中國、歐盟、印度、澳洲等主要經濟體仍未完成,不僅凸顯各國在落實氣候承諾上的停滯,也顯示國際社會在氣候治理上的分歧日益加深。
多國未提交NDC原因:政治不確定性、疫情推延規劃
外媒普遍認為,許多國家未能及時提交NDC 3.0,主要受政治不確定性、新冠疫情影響及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與資源限制等因素影響:
原因1:國際政治局勢變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隨即宣布再度退出《巴黎協定》,加劇全球氣候政策的不確定性。川普此前曾對綠能產業採取敵對態度,這讓許多國家選擇觀望,避免過早承諾減碳目標,導致國內經濟政策受限。
例如中國就仍在評估川普當選後的地緣政治變化;美國宣布退出後,印尼能源部長則公開質疑《巴黎協定》的有效性,而阿根廷官員也考慮跟隨美國腳步退出協定。
原因2:準備時間不足
上一輪NDC提交原定於2020年,但因新冠疫情推遲至2021年COP26峰會,導致各國準備時間縮短。本次NDC3.0更新因時間不足,部分國家尚未能及時提出完整的規劃。
原因3: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限制
許多較小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行政與資源上的挑戰,今年除了需要準備NDC 3.0,還必須同時處理兩年一度的氣候進展報告及國家調適計畫,導致提交進度延遲。
延伸閱讀》國家自定貢獻NDC為何重要?台灣2035年減碳38%,一文掌握NDC3.0提報進程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誓言全面推翻拜登政府的綠色新政,首日預計將簽署多達100項行政命令,包括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圖片來源:白宮Youtube頻道)
NDC 3.0遲交有何影響?無懲罰,但恐拖累全球減碳進程
雖然《巴黎協定》未對逾期提交NDC的國家設下懲罰,但此舉可能對全球減碳努力帶來負面影響。
科學家評估,若要在本世紀內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內,各國必須大幅強化減排行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就警告,若沿用4年前提交的NDC,全球氣溫恐上升至2.6°C至2.8°C,遠超安全臨界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斯帝爾(Simon Stiell)呼籲,各國應在9月前完成NDC更新,以便納入即將發布的《國家自主貢獻綜合報告》(NDC Synthesis Report),為年底於巴西舉行的COP30氣候峰會提供參考。
不過斯帝爾也強調,這些國家計畫將是本世紀各國政府最重要的政策文件之一,因此內容的品質應優先於提交速度。他表示各國應「投入更多時間確保這些計畫達到最佳水準,並清楚闡述其應對氣候危機的貢獻。」
延伸閱讀》深度解析台灣NDC 3.0計畫:確立非核減煤路徑,想達成淨零轉型還缺3塊拼圖
回顧2021年COP26氣候大會,多數國家雖延遲提交NDC,但仍在當年年底前完成更新。隨著COP30將於2025年11月在巴西召開,主辦方敦促各國加快腳步,確保NDC能在9月前完成更新。未來數月,各國是否能在COP30前完成新一輪氣候承諾,將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本文初稿由RECCESSARY使用AI協助編撰,經專業編輯校訂與補充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