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RECCESSARY)
隨著極端氣候加劇,高溫、暴雨加速生態滅絕危機,背後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如何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永續發展的首要關鍵。
包括美國、日本、泰國都推出碳標籤,台灣更要求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查驗、確認數據真實性,凸顯盤查二氧化碳排放與揭露的重要性。《RECCESSARY》以下整理關於碳足跡相關作法與認證。
什麼是碳足跡?如何產生?
根據美國環保署(EPA)定義:碳足跡指的是個人、家庭、建築物、組織或公司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
以個人來說,碳足跡除了使用暖氣或開車等直接燃燒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含個人使用的商品及服務產生的排放量,如發電廠、產品製造工廠和垃圾掩埋場的排放。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提到,「足跡」是行走歷程中留下的痕跡,台灣聚焦在產品碳足跡,因此計算時,應包含產品整體生命週期的總排放量,如原料開採、產品製造、運送銷售、使用、丟棄、回收等時期。
產品碳足跡包含產品整體生命週期的碳排。(圖片來源:iStock)
企業如何落實減少碳足跡?
減少碳足跡也就是減少碳排,哈佛商學院列出下列五種方式提供給企業參考:
- 投資再生能源:以低碳的綠能取代化石燃料,藉此降低碳足跡。
- 提高營運效率: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要在2040年達到全球氣候目標,光是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就可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至少40%。
- 改善企業供應鏈:落實永續企業作為,鼓勵供應商提高能源效率。
- 實施碳抵銷:透過資助減少或消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如購買碳權抵銷碳排。
- 推廣企業永續: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拓展業務,同時取得員工的支持。
碳足跡盤查怎麼做?
碳足跡盤查或稱為碳盤查,目前台灣與碳足跡相關的規範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以及「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訂定、引用及修訂指引」,計算方式依據國際組織標準ISO 14067:2018,以及「產品碳足跡數據量化與查證規範」,至少得完成4個步驟(見圖一),才能申請碳足跡標籤。
根據環保署「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企業盤查碳足跡首先得確認是否有適用的產品類別規則(PCR),再依PCR的要求蒐集數據,並完成「平台專用盤查清冊」表單。填表單位不限企業本身,也可交由輔導公司協助。
碳足跡計算完成後,可透過第三方查證公司或申請環境部的關鍵性審查,以取得證書或聲明書。環境部指出,從蒐集資料到完成第三方查證最少需要7個半月的時間,且聲明書有效期限為2年,因此官方建議逾期者得重新盤查與查證。
目前符合台灣政府規定的查驗機構如,「英國標準協會」(BSI)、「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TUV Rheinland)、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BVC)、台灣檢驗科技(SGS)、艾法諾(AFNOR Asia)、財團法人農業技術研究院(ATRI)。
圖一、台灣碳足跡標籤申請流程。(圖片來源:環境部)
如果無法從目前訂定的PCR列表中找到對應的項目,業者可向環境部申請修訂或重新制定,也可透過同業公會、政府機關申請。環境部預估從送交修訂資料到完成審查需6個月的時間。
什麼是碳足跡標章?
碳足跡標章(Carbon Footprint Label)指商品通過碳足跡計算及查證後,向相關單位申請的標章,台灣稱為「碳足跡標籤」或「碳標籤」(Carbon Label)(見圖二),從2010年開始試行。根據規定,申請所需的查證聲明書有效期限得要1年以上,而標籤的使用期限為5年。
由於碳足跡計算參考各國國情不同,如運輸距離、使用情境、廢棄處理回收率等,因此不同國家的碳足跡標章無法互認,也無法轉換。
圖二、台灣碳足跡標籤及圖示說明。(圖片來源:環境部)
什麼是減碳標章?
減碳標章(Carbon Reduction Label)又稱為碳足跡減量標籤(Carbon Footprint Reduction Label)(見圖三)。台灣在2014年開始實施,是全球第4個推動減碳標籤的國家,申請使用的產品在5年內碳足跡減量須達3%以上。
環境部提醒,減量標籤是依照第三方查證機構聲明書所做的總結報告另外提出申請,其中包含兩個步驟,首先提出「基線申請」,也就是設定碳排基準線以及承諾減排目標,確認達成目標後再進行「承諾達成」申請,並向環境部提供相關證明後取得減碳標籤。
圖三、台灣碳足跡減量標籤及圖示說明。(圖片來源:環境部)
碳足跡盤查、碳盤查有何不同?
碳足跡盤查與碳盤查都是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調查,最大的不同是調查對象(見圖四),碳足跡盤查主要針對產品的生命週期,而碳盤查主要鎖定企業及組織在營運碳排,其中包含範疇一、二、三。
圖四、工研院比較碳足跡盤查與碳盤查的差異。(圖片來源: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產品碳足跡盤查細節繁雜且瑣碎,尤其跨國供應鏈採用標準不一,但企業仍得要先知道現況,才有辦法進一步管理並對症下藥進行減排,提升綠色競爭力。歡迎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節能減碳新趨勢,共同邁向永續淨零目標。
資料來源:美國環保署、哈佛商學院、環境部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