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十大漂綠罰金排行 汽車、食品、金融巨頭皆上榜

EN

(圖片來源:iStock)

隨歐美祭新規加強打擊漂綠,預期漂綠企業將在部分司法管轄區面臨更重、更頻繁罰款,德國塑膠回收新創CleanHub近日對重大漂綠事件進行排名,德國汽車大廠福斯(Volkswagen)因偽造排廢數據,在不同國家總計遭罰346.9億美元(約新台幣1.09兆元)繳納史上最高漂綠罰金。

歐盟新指令禁漂綠廣告 英國擬要求企業資訊不誤導

據獨立媒體《企業騎士》(Corporate Knights),世界各地監管機構正透過新規和執法機制因應漂綠問題。今(2024)年1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新指令,禁止漂綠和誤導性廣告。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有關新法也預計5月上路,要求企業公開資訊須清楚、誠實且不具誤導性。

在加拿大,聯邦政府正對《競爭法》(Competition Act)進行修訂,該法目前禁止誤導性廣告,特別禁止漂綠,但部分環保團體認為這些改變遠遠不夠。當地競爭局(Competition Bureau)目前正調查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和加拿大天然氣協會(Canadian Gas Association)的漂綠指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去年實施一項規定,要求聲稱聚焦ESG的註冊基金將至少80%資產用於永續投資。

福斯、豐田漂綠罰最重 歐美法規趨嚴恐現漂綠罰金潮

在此趨勢下,預期將有更多漂綠遭罰事件。在CleanHub排名中,罰金第二高的是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2021年因未向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提交排放缺陷報告,遭罰1.8億美元(約新台幣56.7億元)。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旗下投資公司DWS,遭美國監管機構指控對其ESG投資進行錯誤陳述,2023年遭罰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7.8億元),排在第三。

CleanHub行銷副總史東(Nikki Stones)透過聲明表示,「鑒於這些罰款金額可觀,監管機構顯然正試圖向企業傳遞一個訊息,低調懲罰漂綠行為的日子已經過去,在綠色議題方面刻意誤導消費者的品牌,之後將受嚴厲懲罰。」

她談到,「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將看到更多漂綠開罰事件,為了避開這些罰金,企業須確保其所有的環境聲明及措施透明、真實,並且有事實根據。」

相關主題
供應鏈邁向淨零 鋼鐵、水泥、紡織、科技廠揭減碳策略
淨零城市展秀台灣綠色轉型實力 吸引東南亞大型代表團來訪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