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總量管制碳交易2026年試行,碳排上限怎麼定?環境部擬找減碳資優生組「先行者聯盟」

(圖片來源:環境部)

環境部規劃導入「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目標2026年試行。(圖片來源:環境部)

為加大國內減碳力道,除了現行的碳費與碳權交易制度外,環境部規劃導入「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Cap and trade),目標2026年試行。

日前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宣布,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將修改相關法令,預期總量上限會比碳費自主減量更嚴格,同時明年下半年將推動「先行者聯盟」,邀請減碳成效佳與有需求企業試行總量管制制度。

籌組先行者聯盟,邀企業試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是一種碳定價機制,先由政府設定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上限與交易系統,受控管的企業可根據一定標準,免費或透過拍賣獲得排放額度(碳權),若企業超過排放許可,可以到市場上購買其他企業釋出的碳權。目前包括歐盟、英國、中國、南韓與印尼皆有實施排放交易體系,日本也在試行階段。

彭啓明指出,碳交易代表「碳價值」將由市場機制決定,目前國內減碳成本從一噸3,000元到至3萬不等,更好的碳交易機制將能推動台灣綠色金融跟碳資產認定。台灣預計今年起研議總量管制制度,但還需要完備相關法令,需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調整。

環境部考量到許多有意減碳企業與需要國際碳權合作的企業,預計明年下半年成立「先行者聯盟」,邀請減碳有成的企業試行總量管制,預計將找30至50家企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在內。彭啓明透露,未來總量管制的上限規範,會比碳費的自主減量A、B方案更加嚴格。

環境部預計明年下半年成立「先行者聯盟」,邀請減碳有成的企業試行總量管制,台積電也在邀請名單內。(圖片來源:iStock)

環境部預計明年下半年成立「先行者聯盟」,邀請減碳有成的企業試行總量管制,台積電也在名單內。(圖片來源:iStock)

自主減量計畫申請開跑,彭啓明:優惠費率A適合搭配總量管制

雖然總量管制碳交易還在研擬階段,台灣碳費制度已於今年試申報,2026年正式繳費,目前碳費價格一噸300元,若企業採用指定減量目標與自主減量計畫,可以適用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50元(A方案)或100元(B方案)的優惠費率,目前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已於8日開跑,環境部表示,事業必須要在今年6月30日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2026年申報2025年的碳費時,才有機會適用優惠費率。

由於優惠費率A方案採用「行業別指定削減率」較嚴格,彭啓明預估,多數企業將選B方案,2至3成企業選擇A方案,若企業選擇A方案,就很適合一同試行總量管制碳交易制度,因為未來未來總量管制的上限規範將會更嚴格。他也舉例,未來台積電可能也會加入歐盟、日本、美國部分州的總量管制。

考量到減碳行動與轉型所費不貲,碳交易制度將能夠讓企業在減排之於,還可以出售多餘的碳權額度,賺取新的收入,加速實現淨零與碳中和目標。

相關主題
微軟、賓士都是客戶!美國新創Chestnut完成51億元融資,投入森林碳移除
台灣離岸風電公眾參與時機太晚,彭啓明:盼調整環評讓資訊更透明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