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部門碳排放全球占比達4.4%,台灣醫院碳排放主要是在用電。(圖片來源:耕莘醫院)
從地區小診所到大醫院,許多設備與儀器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轉,推高醫療院所用電量與碳排放。以「永續醫療」為概念,玉山銀行18日攜手耕莘醫院與永和耕莘醫院簽署永續醫療合作備忘錄(MOU),強化醫療院所節能與ESG發展。
醫療碳排全球占比達4.4%,永續轉型受重視
醫療院所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同時也是碳排與用電大戶。根據國際健康無害組織(HCWH)碳足跡報告,醫療部門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4.4%,其中3成來自於醫院設施、相關運具及營運所需電力與燃料使用等範疇一及範疇二,剩下範疇三排放則占7成,來自於醫療供應鏈的碳足跡,包括藥品、器械設備儀器等及相關製造、運輸、廢棄。
為承擔ESG義務,新店耕莘院長鄒繼群表示,已經在去年12月舉辦溫室氣體盤查啟動會議,預計今年6月將通過第三方查證,也將規劃興建採用綠建築設計的智慧醫療大樓;永和耕莘也在去年完成範疇一、二的溫室氣體盤查,第三方查證將於今年底前完成,也將更換空調系統並推動節能措施,並透過外部培訓提升員工永續意識。
永續發展是全球的重要議題,玉山銀行長期深耕醫療產業,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服務項目涵蓋員工薪資轉帳、經管健保代收業務款項、e化轉型及永續諮詢等。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表示,目前已服務超過40家醫療院所,並與13家醫院簽署ESG合作備忘錄。
綠色醫療逐漸受到重視,首家簽署的「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的新光醫院,去年也跟遠傳電信、台灣微軟也共同宣布啟動全台首座「醫療永續雲」,推動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協助新光醫院更有效率進行碳管理,更在上月宣示綠色採購,選用節能環保產品。
新店耕莘與永和耕莘攜手玉山銀行簽署永續發展合作備忘錄MOU。(圖片來源:耕莘醫院)
國內26家醫院完成碳盤查,下一步推深度節能
為逐步邁向2050淨零排放,滿足階段性的2030年減碳28±2%目標。環境部去年12月底也擴大盤查登錄對象,包括醫療中心、百貨超商、旅館、交通運輸等500家,雖僅需進行範疇一、二碳盤查並登錄,不需要查驗與繳納碳費,但必須要在2026年4月底前完成前一年登錄。
延伸閱讀》碳盤查擴及500家業者!免查驗、無碳費,一張圖看企業是否為潛在納管對象
不過早在去年10月,衛生福利部就已經成立「部醫永續推展中心」專責單位,帶領26家醫院進行碳盤查並簽署永續倡議書,在今年3月完成範疇一、二碳盤查。根據結果,26家醫院總碳排量大約9萬9千噸(CO2e),其中醫院用電的範疇二就高達8萬7千噸(CO2e),占總排放量88.6%
醫院用電是碳排量主要因素,依照醫院大小、營運跟病人住院日等也跟碳排多寡有關,因此導入深度節能與能源管理為關鍵。
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未來醫療永續發展將繼續朝4方向來努力,包括永續管理人才的培育、持續推行醫院綠生活、推動深度節能計畫。透過外部專家來協助醫院節能診斷,並引入數位化、低碳化等雙軸轉型技術、進行永續淨零於醫療機構推展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