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友達、群創、聯電能源轉型吊車尾?綠色和平示警:綠電躉售不自用,恐招致漂綠與財損

面板廠友達管理多個再生能源案場,但綠色和平報告指出友達的綠電有超過八成躉售給台電營利而非自用。(圖片來源:友達)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與香港城市大學今(13日)發布東亞電子供應鏈再生能源轉型成本效益的分析報告。報告分析了13家電子供應商,並指出若這些公司繼續維持目前消極的再生能源目標和使用比例,到2030年將面臨龐大代價。台灣有六家電子供應商入列,其中群創、聯電和友達因再生能源表現最差,面臨的財務損失風險也最大。

報告計算顯示,友達、群創和聯電的碳密集度最高。2022年,每100萬營收分別為台灣帶來約14噸、19噸和20噸的碳排放,明顯高於其他評比公司。而在2022年,這三家公司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分別僅有1.16%、0.4%和0.15%,在同行中排名墊底。

東亞13家電子供應商若203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可減少的碳排放與成本支出。台灣列入評比的6家企業分別有台積電、和碩、鴻海、聯電、友達及群創。(圖表來源:綠色和平)

報告示警:台企綠電躉售營利不自用,恐面臨漂綠和掉單危機

許多國際品牌商要求供應鏈在2030年達成RE100(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但綠色和平指出,友達、群創和聯電的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過於消極。這三家公司將其再生能源發電量大部分躉售給台電,而非自用,其中友達出售了高達83%,群創售出42%,聯電則售出33%。同時,這三家公司仍持續向台電購買化石燃料電力,導致企業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強調,再生能源只躉售不自用是企業不願意為減碳負責的表現。躉售是將能源轉型的成本交由人民納稅錢買單,也加劇台電財務壓力。負責任、有遠見的企業應該主動承擔能源轉型的成本,優先將再生能源自用以提升自身再生能源占比。

綠色和平警告,若群創、友達與聯電繼續再生能源只躉售不自用恐為企業帶來營運、漂綠、掉單三大風險。隨著台灣碳定價和國際碳邊境稅即將實施,繼續依賴化石燃料電力將導致營運成本大幅增加。雖然這三家公司在ESG報告中聲稱再生能源裝置量成長,但未用於減少自身碳排放,營造出虛假的綠色形象,恐怕有漂綠的嫌疑。

張皪心呼籲企業優先自用再生能源(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台灣電子業RE100目標落後,2030年將面臨污染和數百億損失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特別在半導體和電子零組件等領域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綠色和平針對台灣電子供應商的歸納報告三大重點:

重點一、台灣電子供應商綠能進度落後,2030年將額外負擔614億元

除了台積電之外,台灣的電子供應商在再生能源占比方面均低於東亞競爭對手。聯電、群創和友達目前設定的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分別為50%、30%和20%,與RE100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研究顯示,如果維持「一切照舊」情境,台灣六家電子供應商在2030年將因碳定價徵收與化石燃料電力成本增加,額外負擔新台幣614億元。

重點二、維持現狀將導致巨大碳排污染

台灣的電子供應鏈產業高耗能,且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發電。研究發現,在2030年維持「一切照舊」情境的情況下,這六家電子供應商將排放2,605萬公噸碳排,相當於台灣年碳排放量的近一成。

重點三、群創、聯電、友達碳密集度最高,營收碳排難以脫鉤

根據計算,群創、聯電和友達在2030年的碳密集度將在台灣六家電子供應商中居前三高。這三家公司的平均碳密集度比台積電、鴻海和和碩高出30到40倍。報告指出,若群創、聯電和友達不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到2030年將額外排放1,114萬噸碳排,並因碳定價徵收與化石燃料電力額外支出超過新台幣234億元。

綠色和平呼籲友達、群創與聯電加速能源轉型,盡快制定2030年RE100目標,並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此外,三間公司也應在今年即將發布的ESG永續報告中,公開承諾將再生能源自發自用作為主要來源,並規劃未來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都以自用為主,以降低企業的碳排放量。

百萬有找!國產電動車MG4上市,能帶動新一波電動車熱潮嗎?
台灣碳交所首度推出藍碳專案!主打碳移除、以自然為本,助企業應對供應鏈需求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