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華電子轉型賣印尼森林碳權、年產百萬噸!跨海開發歷程首度公開

(圖片來源:福華電子)

大同旗下福華電子力拚轉型賣碳權,攜手子公司福華智能於26日宣布,與國內20家企業及產業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確認在正式取得碳權前已經有潛在買家名單,是台灣唯一實質開發國際碳權的上市櫃公司,同時透露位於印尼的森林碳權,最快在今年第四季通過第三方認證,並於2026年在交易市場上架販售。

面對外界憂心碳權開發容易有漂綠的爭議,福華電子董事長洪奇昌也首度公開碳權開發的歷程,強調其碳權具有品質保證。

看好綠色轉型商機,福華智能先著手開發印尼森林碳權

福華電子以製造電子零組件起家,在董事長洪奇昌接手後,隨即成立子公司福華智能,並定位為一家提供企業ESG投資服務和技術的公司,同時積極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搶攻減碳、淨零轉型商機,目前握有印尼馬魯古省西蘭島(Seram Island)西部14.4萬公頃的森林開發權,預期每年可透過保育、復育的方式,提供100萬噸森林碳權。

福華智能指出,當前自願性碳權市場供不應求。根據CarbonCredits.com的調查,如果企業要實現淨零目標,其碳權量要比當前市場提供的增加700%,如果範圍擴大到減緩全球氣候變遷,預估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平均水準的攝氏1.5度以內所需的碳權,將較現在暴增3,800%。

福華智能總經理馬瑾瑤表示,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碳權投資報酬率達587%,遠高於比特幣、那斯達克交易市場、黃金及投資型債券,「現在碳權是僧多粥少,未來碳中和迫在眉睫,因此福華提前布局」。

這次與福華組成策略聯盟的企業跨足各產業,除了保健食品大廠佳格、台灣汽機車製造三陽工業,還有風電、鋼鐵、營造業者等,共10多家企業與產業聯盟,未來都是福華碳權的潛在買家。

洪奇昌認為,台灣土地較小、地理資源有限,因此選擇自然碳權較豐富的印尼,且除了森林碳權,該國擁有1.7萬個島嶼,也有豐富的海洋藍碳。目前福華也正在當地開發紅樹林藍碳,其吸碳能力是普通森林10倍的,只是因為藍碳驗證更困難,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取得碳權。

福華電子與福華智能與合作夥伴簽署MOU共同促進碳權開發。(攝影:林柏宇)

從註冊到販售花4年時間,接軌Verra國際標準甩漂綠爭議

為了避免陷入漂綠風險,福華強調首批印尼森林碳權以高品質為目標,目前已經在全球最大的碳權核發機構Verra註冊,還直接在記者會中亮出編號「4381」,顯示該計畫正處於第三方驗證階段(under validation),未來還要與碳權評級機構Sylvera合作,負責監督碳權生產的品質。

福華從2019年與印尼有關單位接觸,並在2022年向Verra申請註冊,去(2023)年底完成公開審核後,預計今年7月偕同第三方驗證單位,前往印尼案場勘查,預估第四季完成驗證作業,再經過監測及確信(verification)流程後,2026年才能在市場上販售。

從跟Verra申請碳權到市場販售前後需要4年時間,洪奇昌坦言不容易,必須先提交專案計畫完成註冊,再來才是驗證階段(validation),最後進行額度申請,才能正式獲得碳權。其中牽涉完整的方法學、與當地國家政府、組織的合作等,且必須符合聯合國公布的17項永續發展核心目標(SDGs),提升當地生活品質及保護生物多樣性。

雖然開發碳權的時程較長,但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清潔競爭法案推進,福華透露,將持續擴大碳權業務,除了滿足台灣企業減碳需求,也不排除到新加坡、印尼、泰國交易所上架販售,挑戰更大的國際市場。

相關主題
電商「快速到貨」風潮加劇航空貨運污染,亞馬遜航空碳排四年翻倍
日本年砸七兆進口化石燃料!RE100提六大政策建議,化解企業綠電採購障礙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