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揭露碳權市場有造假疑雲,連業界龍頭也被點名。全球碳權交易巨擘南極(South Pole)退出世界最大的辛巴威卡瑞巴森林保護計畫後,公司執行長在15日黯然下台;今(2023)年稍早,業界標竿維拉(Verra)認證的碳權,也被批評根本一文不值,因為他們承諾的碳排量根本沒辦法達到。
豪德保險經紀能源轉型主任薛提(Vipul Shetty)表示,「大家都希望從減碳中獲利,但如果出了差錯就不會有人想加入,不過只要是風險事業就會出差錯」。
《Eco- Business》報導,當投資人看到自己購買的碳權可能無法兌現的承諾時,保險業看到了商機。產業專家觀察到,與碳權相關的保險市場正在全球擴大。
位於馬來西亞沙巴州的森林碳計畫「Kuamut 雨林保育計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碳權保險需求擴大 林業資產最受買家關注
薛提發現全球碳權交易興起,尤其受到製藥業、地產開發及銀行等非能源公司歡迎。由於提升能源效率對減少碳排幫助有限,另一大半仍需要碳捕集、氫能等替代能源以及碳權的推廣。
韋萊韜悅(WTW)氣候實踐亞太區總監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Au)表示,碳權保險的需求也從企業擴大到投資人及市場。
克里斯多福認為,更充分且謹慎的審查過程是買家保險受歡迎的主因,「買家的興趣因此大幅成長」,其中多數與林業資產有關,部分原因是保險業在該領域有悠久的歷史以及林業承保的能力。他表示「我們發現賠償性產品(使投保人免受保險事件損害)或參數型產品(在觸發事件時支付固定金額)是大家比較有興趣的產品。」
雖然市場還在早期發展階段,但大型國際保險公司與專業新創已經開始宣傳與碳權風險相關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克里斯多福表示「從供應方看不出任何興趣消退的跡象,且創新產品正在走出自己的路」。
其中一家是總部位於倫敦的新創公司Kita,他們將有問題的碳權以自家供應商取而代之;而另一家Oka保險表示,如果受到天災、方法論變更以及詐欺性發行的影響,就會幫助替換有問題的碳權。
保險公司承保碳捕集與封存(CCS)活動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就算裡頭牽涉更複雜的技術與風險、活動範圍也更廣泛。薛提以「巨量風險」來形容,因為光是設施搭建就是數10億美元起跳。
法規與政策不足國家 保險業將成為減碳催化劑
薛提表示,這些挑戰包括在水域周邊搭建大型建築物,因為碳捕集與封存場域多在離岸,例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的Kasawari計畫就位於砂拉越州民都魯省距離岸邊800公里處,碳捕捉技術如液化及壓縮也很複雜。
薛提還舉了一個雪弗龍在澳洲的戈爾甘(Gorgon)項目,這個雪佛龍的碳捕集與封存場從2017年起就出現大量技術性問題,當時發現閥門侵蝕洩漏,捕獲的碳必須被排放出去,導致雪弗龍及其夥伴被迫支付超過1.8億美元的碳抵消金額以彌補缺口。
豪德認為,保險業在制定碳權規範中扮演了主動者的角色,尤其在法規或國家政策還不足的地區,例如電動車行經減速丘的高度,會影響整體車輛的價值,因為較高的減速丘可能碰撞到車輛下方的電池,導致車輛價值受損,因此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那些地區的電動車承保成本應該較高。
豪德馬來西亞的執行長傑佛瑞(Jeffrey Chan)表示,豪德對電動車資產的保險範圍,不只限於車輛及電池,還能幫助產業參與者降低基礎建設活動的風險,例如安裝充電站、以及將這些充電站連接到再生能源或電網都在保險範圍內。
傑佛瑞表示,「傳統上,人們認為保險是偶然的,只有在發生不好的事情時,才對你有幫助,但這種說法正在發生改變,如今保險已成為催化劑,能促使某些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