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學者指出,洛杉磯野火肆虐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圖片來源:Cal Fire)
美國加州洛杉磯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野火災情,數萬居民被迫撤離家園。有科學家指出,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天氣是主因之一。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在極度潮溼與乾燥之間快速變化而形成的「天候鞭笞」(weather whiplash)現象,可能進一步增加全球野火發生的頻率。
乾旱與暴雨交替,大氣「海綿膨脹」加重災情
科學家指出,過去數十年,加州持續遭受乾旱侵襲,但在2022年和2023年卻出現暴雨不斷,隨後又於2024年秋冬迅速陷入乾燥。這種急遽的乾溼變化,促使草叢與灌木生長茂密,形成更易燃的環境,加劇火災的規模與蔓延速度,相關研究也登上《自然評論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
研究主要作者、UCLA氣候科學家史溫(Daniel Swain)以「膨脹的大氣海綿」描述此現象,也就是大氣在雨季吸收更多水分,導致洪水,而旱季則從土壤和植物中奪走水分。史溫指出,「氣溫每升高1°C,大氣就會蒸發、吸收和釋放額外7%的水」,這種現象進一步惡化了氣候災害。
研究團隊發現,自20世紀中葉以來,「天候鞭笞」導致的天然災害增加31%至66%,增幅超過現有氣候模型的預測。研究預估,未來此現象將在北非、中東、南亞、歐亞大陸北部,以及熱帶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發生更頻繁。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指出,美國西部的林火在過去30年間嚴重程度增加了8倍。除了對生態系造成長期、不可逆的破壞,還帶來巨額經濟損失和人體健康危害。
加州野火吞噬碳抵換林地,OECD籲「預防勝於撲救」
野火釀成的經濟損失也包括碳權,2024年一場被稱為「公園大火」(Park Fire)的野火,燒毀超過18萬公頃的林地,對加州碳抵換計畫造成嚴重衝擊,加上過去野火造成的碳抵換損失,就算計畫設有緩衝池(buffer pool)機制,可使用專屬庫存替補,但因野火頻繁,備用庫存早已見底,必須挪用其他具有風險的碳抵換庫存,凸顯碳權管理面臨的挑戰。
過去20年,全球在撲滅野火的資源投入增加了4倍,但實際成效卻有限,顯示野火預防比事後撲救更為關鍵。OECD強調,保護和恢復退化的森林及泥炭地是有效預防野火的核心策略。健康且具韌性的生態系能大幅降低野火發生和蔓延的風險。
森林是地球最有效的天然碳匯之一,能吸收並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影響。OECD呼籲,各國政府應加強監管,遏止非法及非永續的土地使用方式,同時推動野火風險資訊公開,幫助科學評估並制定應對策略。
資料來源:Context(1)、(2)、UCLA、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