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奧運於7月26日至8月11日點燃戰火,超過一萬位運動健兒雲集五環殿堂。除了各項精彩賽事,巴黎也化身對抗全球暖化的舞臺,計劃使用再生能源、提供大量蔬食,並嚴格限制塑膠瓶的使用,打造「最綠奧運」。然而,考慮到能源企業贊助和涉嫌誤導民眾的口號,能否真正實現環境永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圖片來源:2024巴黎奧運新聞稿)
巴黎奧運致力於呈現更具責任感、更永續和更包容的奧運盛會,有望成為第一個完全符合「奧林匹克 2020 計畫」(Olympic Agenda 2020)的奧運會,並力爭將與奧運相關的碳足跡減半,控制在158萬噸[1]。主辦方為了實現目標,在能源、食品、場館、交通等方面落實哪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呢?
2024巴黎奧運十大環保政策一次看
1. 選手村不裝冷氣
奧運選手村主要由木材等天然材料建造,預計可減少 30% 碳足跡,並透過通風設計和冷卻系統保持涼爽,不加裝冷氣。備受關注的奧運選手床墊,則沿用東京奧運的可回收「紙板床」。在接待 15,000 位運動員後,奧運村將改建為住宅和商業區,可容納約 6,000 位居民和 6,000 位上班族。
巴黎奧運村原計劃無空調,但受運動員和代表團壓力的影響,將安裝 2,500 個移動式空調供三分之一房間使用,以提升運動員舒適度。
2. 鐵塔廢料鑄獎牌
每塊奧運獎牌正面鑲嵌的六角形鐵片,取自過去修復巴黎鐵塔時淘汰的鐵件,可謂結合永續、歷史與榮耀於一身。頒獎臺則由法國楊樹木材和 100% 回收塑膠製成,整個製作過程都在法國境內完成。
巴黎奧運獎牌設計在2024年2月正式亮相。(圖片來源:2024巴黎奧運官網)
3. 回收塑膠製座椅
巴黎奧會水上運動中心(The Olympic Aquatics Centre)是僅有兩個全新興建的永久體育場館之一,完成奧運使命後將於 2025 年 7 月開放一般民眾使用。場館天臺設有占地超過 1,400 坪範圍的太陽能板供電,將成為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館設施之一,所有觀眾席座椅均由回收塑膠製成。
4. 拯救塞納河水質
當局投入大量資源改善塞納河(River Seine)水質,期望在奧運開幕前能順利舉辦鐵人三項及馬拉松游泳比賽。預計到 2025 年,塞納河將有望開放一般大眾暢泳。河道整治工程同時納入巴黎提升氣候韌性的城市規畫,以應對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
巴黎奧運投入大量資源改善塞納河水質,同時將河道整治工程納入巴黎提升氣候韌性的城市規畫。(圖片來源:2024巴黎奧運新聞稿)
5. 可自備水瓶入場
在大型賽事中,儘管安檢措施嚴格,觀眾仍可攜帶符合容量及材質限制的水瓶進入比賽場館。巴黎奧運的所有場地設有安裝 700 個飲水機和冷飲機,方便觀眾隨時補充水分。
6. 奧運食材很在地
膳食供應商會加倍使用植物性食材(未有詳列參考基準),為觀眾及工作人員提供更多蔬食選擇;80% 食材將採購自本地農產,其中有 25 % 的食材來自巴黎方圓 250 公里的產區,爭取將奧運餐飲的碳足跡減半,也會降低一次性塑膠的使用,減少食品和飲料的一次性包裝。
7. 100%再生能源
巴黎奧運所有比賽場館,皆由 6 個風力發電場及 2 座太陽能發電場供電,達成 100% 再生能源目標;其他場地則盡量減少使用柴油發電機,改以生物燃料、氫氣或電池供應能源。
8. 9成場館僅翻新
多達 95% 比賽場地將會沿用現有場館翻新,或者以臨時方式興建,減少資源消耗。
本屆奧運有9成場館是沿用現有場館翻新。(圖片來源:2024巴黎奧運新聞稿)
9. 設備可重複使用
整個賽事多達 200 萬件運動配件當中,約有 75% 會由全國各體育會提供,而螢幕、電腦、打印機、看臺、帳篷等亦以租借、重複使用為主;完賽後 600 萬件設備已有 90% 安排歸還及繼續使用。
10. 推動低碳交通
超過八成奧運場館相距選手村少於 10 公里,減低運輸距離,也會使用電動車或混能、氫能車輛作為接駁交通;當地同時新建 400 公里單車道,鼓勵低碳通行。
2024 巴黎奧運三大環保爭議
1. 「氣候中和」、「積極貢獻」涉誤導
相比 2012 倫敦奧運及 2016 里約奧運,巴黎奧會提出從建築、交通及賽事營運三大碳排層面著手,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半,並將觀賽旅客等間接影響的「範圍三」排放(Scope 3)[2]納入考慮,有意令巴黎奧運成為首屆符合《巴黎氣候協定》規定的奧運盛事。
不過,截至目前,巴黎奧運尚未公開碳足跡的計算假設和測量不同減碳措施效用的方法;而碳抵消(例如植樹)的實質減碳效果也存在疑慮,真正的減碳成果可能要等奧運結束後才能評估。
此外,主辦單位最初提出的「為氣候做出積極貢獻」和「氣候中和」等口號曾引發各方質疑,現在已經逐漸不再使用。
2. 「零一次性塑膠」目標未達成
相較於 2012 年倫敦奧運的標準,巴黎奧運原定的「零一次性塑膠」目標下調為「一次性塑膠減半」。儘管巴黎市政府積極履行承諾,提供約 30,000 個可租借的循環杯,並在外賣服務中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但多個場館仍將銷售裝進一次性塑膠瓶的飲品。
其中,連續六年在全球減塑運動「Break Free from Plastic」品牌檢驗中被列為全球最大污染者、每年生產高達 1,200 億個塑膠瓶的可口可樂,預計在奧運期間將銷售 2,000 萬瓶飲品。
巴黎奧運把原定的「零一次性塑膠」目標,下調為 「2012 年倫敦奧運的一次性塑膠減半」。儘管巴黎市政府計劃提供可租借的循環杯,巴黎奧運也委託循環容器公司,在外賣服務中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但因配套、誘因不足,加上政策存在灰色地帶,預料仍有 4 成飲品以一次性塑膠容器盛裝。
在《全球塑膠公約》首次協商會議期間,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烏拉圭會場周邊發起投影行動,促請制訂強而有力的公約條文,約束可口可樂等主要即棄塑膠生產者。 © Greenpeace / Manuela Lourenço
3. 能源企業「漂綠」贊助
2019年,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曾向巴黎奧會提出質疑,暗指法國道達爾石油(TotalEnergies)不應成為奧運贊助商,並呼籲確保整個盛事能在環保方面表現出色,但最終未能成功阻止道達爾成為贊助商。
此外,綠色和平比利時辦公室今年初成功推動布魯塞爾 20 公里長跑賽事主辦方終止了與道達爾石油為期 20 年的合作,防止其「漂綠」(greenwashing)行為。
然而,除了可口可樂外,巴黎奧運的贊助商名單中還包括 Air France、EDF、Toyota、Air Liquide 和 ArcelorMittal 等化石能源或工業巨頭,這引發了漂綠的疑慮——這些企業一方面持續排放大量碳,破壞環境,另一方面則藉由體育活動包裝其社會責任,企圖洗脫其污染責任。
綠色和平行動者於巴黎市政府外,設置巨型橄欖球並抹上黑色顏料,抗議法國道達爾能源集團贊助2023年世界盃橄欖球賽。 © Mahka Eslami / Greenpeace
大型活動領跑氣候競賽,邁向更綠未來
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揮汗如雨,展現出色表現,引人入勝。然而,隨著氣候變遷的威脅日益迫近,各行各業必須全力以赴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與衝擊。奧運、世界盃等大型體育盛事的主辦單位完全有能力將更多永續理念融入活動設計,從而減少廢棄物和碳排放。綠色和平也將持續推動各地政府加速發展再生能源,示範企業實施重用和借還系統,取代一次性塑膠,共同實現一個更加環保的未來。
[1] 相比之下,2012 年倫敦奧運和 2016 年里約奧運的平均值為 350 萬噸。
[2] 碳盤查將溫室氣體排放源分為三大範疇,這裡提及的第三範疇為「其他間接排放」,亦即公司外部產生的所有間接排放,包含通勤、出差以及產品生命周期所產生的排放。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Greenpeace綠色和平」,原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