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能源開發商BCG的浮美(Phu My)案場,這也是越南中部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圖片來源:BCG)
越南政府近期全面檢視再生能源躉購費率(FIT)政策,再生能源業者不滿部分案場面臨收入銳減,透過商會向國會遞交請願書,指控國有企業違反合約原則,恐怕讓全國173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案場陷入破產風險,甚至被迫退出越南市場。
越南躉購費率計算出包,EVN擬要求追回補貼
越南政府監察總署(Government Inspectorate)去年發現,寧順省(Ninh Thuan)部分太陽能計畫的躉購費率核定有誤,導致越南電力集團(EVN)額外支出1.48兆越南盾(約新台幣19億元),因此要求工貿部重新審查相關計畫,並要求改正。
根據規定,只有獲得總理核准並納入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的再生能源案場,才能享有每度電9.35美分(約新台幣3.11元)的優惠躉購費率。然而,工貿部過去擴大適用範圍至省級與區域性計畫,使得173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案場誤用較高的費率,如今EVN計劃向這些開發商追回超額支付的款項。
經過調整後,這些案場的躉購費率將降至每度4.8美分至7.09美分(約新台幣1.6元至2.63元),較原先誤用的費率下修24%至47%。受影響的外資投資案總額約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80億元),涵蓋太陽能發電規模逾3,600MWp(百萬峰瓦)、風力發電160MW(千瓩),對市場衝擊不小。
龍資本(Dragon Capital)投資經理Nguyen Huu Quang表示,EVN以計畫竣工驗收文件的核發日期作為費率調整依據,在法律上站不住腳。該公司在越南擁有3個再生能源計畫,但自去年9月以來已無任何收入,導致財務周轉出現問題。
越南政府檢視躉購費率實行狀況,部分再生能源業者擔心費率調整可能引發倒閉潮。(圖片來源:iStock)
業者示警呆帳危機,放貸金融機構也受波及
越南政府統計顯示,受影響企業中約3分之1為外資,包括龍資本、菲律賓阿雅拉集團(Ayala Corp)的能源公司ACEN,以及來自泰國、荷蘭、新加坡與中國的投資者,總投資額高達130億美元(約新台幣4,321億元)。
3月初,受影響企業透過越南商工總會(VCCI)向政府提交請願書,要求撤回躉購費率調整命令,警告此舉將嚴重打擊越南再生能源發展,尤其部分計畫已因成本上升與建設進度不佳陷入債務違約,潛在呆帳恐達200兆越南盾(約新台幣2,593億元),連帶使放貸金融機構也陷入危機。
部分再生能源業者認為,越南利率已經明顯高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如今費率下修更讓產業發展雪上加霜。泰國再生能源公司曼谷玻璃能源(BGE)指出,當初投資時是依照較高的躉購費率計算,許多專案更是在成本較高時向合作夥伴購入,若改用較低費率結算,公司將遭受巨大虧損,甚至面臨破產風險。
資料來源:VCCI、The Investor(1)、(2)、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