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堵光電洗產地,雙反調查再擴大!新一波劍指寮國、印尼、印度

EN

美國光電業者16日提交新一輪「雙反」(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申請。

美國光電業者16日提交新一輪「雙反」(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申請。(圖片來源:iStock)

美國光電關稅壁壘恐進一步擴大。美國太陽能製造商與貿易聯盟(AASMT)16日向美國商務部提交新一輪「雙反」(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申請,指控中國企業及印度企業分別在印尼、寮國及印度違反貿易法,對美國太陽能製造商造成損害,預計關稅終判的時間將落在2026年。

美國光電聯盟控低價傾銷,寮國幅度最大

AASMT指出,中國企業及印度企業得益於不當補貼,以低價向美國市場大量傾銷太陽能設備,其中透過印尼出口的傾銷幅度(Dumping Margin)為89.65%,寮國落在245.79%至249.09%之間,印度則為213.96%。傾銷幅度指的是產品出口價格低於其正常價值的幅度。

美國華府知名律師事務所威利賴恩(Wiley Rein)聯合主席兼聯盟首席律師布萊特比爾(Tim Brightbill)在聲明中表示,中資企業迅速將產線轉移至印尼及寮國,印度公司也起而效尤,持續以更低的價格打擊美國製造商。

AASMT的成員包括美國光電大廠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Mission Solar Energy、Qcells,並獲得太陽能電池製造商Talon PV Solar Solutions的支持。

此前,美國商務部在該聯盟的申訴下,已經針對中國企業從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出口的太陽能設備啟動「雙反」調查並實施高額關稅,而聯盟成員認為受影響的產線已經轉移到其他國家,強調「嚴格落實美國貿易法對太陽能產業成功發展至關重要」。

美國光電業者希望政府對印尼、寮國、印度啟動「雙反」調查,要求加徵關稅以解決不公平貿易問題。(圖片來源:第一太陽能)

美國「雙反」調查擴大,太陽能產線重組潮有待觀察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今年4月裁定,對越南等上述4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徵收最高3,500%的懲罰性關稅。由於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設備實施高額關稅,迫使中國企業移轉到東南亞國家生產或組裝,而新一輪的調查申請是否會再掀起產線轉移潮仍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防堵中國洗產地!美國對東南亞光電祭出高關稅,柬埔寨最高課逾3500%重稅

美國潔淨能源協會(Clean Energy Association)資深分析師羅斯朗(Christian Roselund)指出,美國商務部在2011年至2021年期間共收到585件「雙反」調查申請且全都受理啟動調查,其中564件獲得ITC初判肯定,占比高達96.5%,因此可以說申請調查的案件最終幾乎都會落實提高關稅。

根據規定,美國商務部必須在收到申請後20天內決定是否啟動調查,而ITC得在45天內做出初判結果,預計終判時間將落在2026年第2季。

美國政府近日擴大防堵中國太陽能及電池材料進口,商務部17日公告,將針對太陽能板重要材料多晶矽(polysilicon)及其衍生物展開調查,此外也在13日宣布,對關鍵電池零組件石墨做出初步反傾銷稅決定,預計加徵93.5%的關稅,終判結果預計在12月初出爐。

資料來源:AASMTNikkei AsiaBloomberg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