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在CREATE研討會上公布巨型研究案。(圖片來源:CREATE)
新加坡為實現2050年淨零,宣布將投入9,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9億元),透過國家研究基金會(NRF)一口氣推出9項、為期3至5年的研究計畫,主要集中在氫能及永續化學應用,預料將有助於加快能源及工業脫碳。
新加坡億級研究計畫,著重氫能、氨燃料電池及永續燃料
基金會22日在轄下「卓越研究與科技企業學園」(Campus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CREATE)舉辦的研討會中宣布這項消息,與會的新加坡國家研究與開發事務常任秘書陳祝全(Tan Chorh Chuan)表示,這份大型脫碳研究,不只規模龐大,也相當有野心,需要協同合作。
參與的組織除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還有CREATE的合作單位,如劍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及日本東北大學的專家學者。
研究範圍涵蓋4大領域:氫能應用與氫燃燒技術、生質能轉化成化學品及生質燃料的綠色化學、透過微生物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化學品及生質燃料的合成生物學,以及以淨零為目標的藥品產製。
基金會希望借助國際經驗,協助新加坡建立氫應用能力、發展氨燃料電池,並提出永續混合燃料的新發現。儘管新加坡目前仍以天然氣為主要電力來源,但同時也在發展綠色經濟,包括從鄰國進口再生能源,並尋求其他乾淨替代能源。
新加坡積極尋求跨國合作,目標5成低碳氫電力
新加坡電力碳排占比約40%,因此在2022年推出的國家氫戰略計畫中,目標在2050年將低碳氫的電力占比拉高至50%,而今(2024)年起,所有新建及改建升級的天然氣發電廠,都必須有3成電力來自混燒氫氣,以降低發電碳排。
工業部門是所有產業中碳排最高的,新加坡政府把重點放在化工重鎮裕廊島(Jurong Island),其永續計畫鼓勵業者開發低碳產品,預期產能較2019年增加3倍,每年減少600萬噸碳排,而當地第一座支持氫能的汽電共生發電廠,預計2026年完工,年總發電量約600MW(千瓩),部分將賣給總部位於美國的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另外,新加坡貿工部旗下的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在2024年4月與南洋理工大學及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合作,投入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成立企業實驗室,開發氫能、生質能以及碳捕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