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銀行與其他兩大銀行對煤碳淘汰融資持開放態度。(圖片來源:DBS官網)
近期調查顯示,新加坡銀行不再為燃煤電廠提供融資的承諾破功,尤其星展(DBS)、大華(UOB)、華僑銀行(OCBC)被發現,過去4年透過聯貸及資本市場,向煤炭產業提供資金高達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元),儘管今(2024)年3月三大銀行宣示支持煤碳淘汰交易(coal phaseout transactions),但仍引起外界擔憂,專家呼籲新加坡政府發揮監管作用,並提出3種與金融業相關的方法,以加快淘汰高碳排的燃煤業。
淘汰燃煤發電不簡單,金融機構扮演重要角色
面對減碳壓力,不少金融機構針對煤碳投資有明確規定,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如果燃煤發電廠的融資來自有煤炭退出政策的銀行,將更有機會完成退役,並進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該研究預估類似的政策將能為全球減少數10億噸碳排。
不過東南亞國家電力超過5成來自燃煤發電,且一半以上的發電廠才剛啟用不久,還有至少20至30年的營運時間,嚴重拖累淘汰燃煤的進程,且逐步淘汰煤炭不光只是向發電廠提供退役融資,還得確保不再支持任何煤電拓展行動,包括停止向開發商以及沒有轉型計畫的銀行用戶提供資金。
東南亞國家電力超過5成來自燃煤發電。圖為印尼印加馬育攝政區(Indramayu)的燃煤電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專家建議監管單位帶頭,加速金融業推動淘汰煤電
法國非營利組織「收復金融業」(Reclaim Finance)分析師丹妮爾(Danielle Koh)認為,要加快淘汰燃煤發電,首先可要求銀行融資須符合氣候要求,如採取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出1比6的投資原則,也就是每年向化石燃料投資1塊錢,就得相對應的向乾淨能源投資6塊錢。她認為,此舉配合強制性公開氣候財務狀況,將能提高煤炭及化石燃料融資報告的透明度。
丹妮爾的第2個建議,是新加坡政府可以制定煤炭淘汰融資及永續投資的國際標準,尤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正在醞釀要在今(2024)年11月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上提出類似計畫。例如針對燃煤電廠退役融資所產生的碳排,可另外提出「淘汰碳排」(phaseout emissions)的規定,以降低金融機構新增碳排的擔憂。
第3個建議,丹妮爾認為政策制定者可與私人金融機構合作,確保不再向新的燃煤發電廠提供資金,同時轉向投資電網基礎設施、再生能源等,預估該舉措能為東南亞國家提供可負擔的電力,同時協助實現氣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