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七國聯名反對大動作電力市場改革

EN

以丹麥為首的七個國家聯名致函歐盟執委會,警告歐盟不要倉促對電力市場進行重大改革來應對能源危機,呼籲對該系統進行有限的調整即可。

歐盟執委會正研擬修訂歐盟電力市場規定,意圖降低歐盟電價遭受化石燃料(尤其是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影響,以減輕消費者的電價負擔,並避免去年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而引發電力價格飆升的劇情重演。

歐盟一直以區內最昂貴的燃料價格作為電價基準,目前是以天然氣為依歸。這項模式被稱為「優先交易順序」(merit order),要求優先以再生能源和核能來滿足電力需求,其次才是天然氣和燃煤。該模式雖促進了再生能源的投資,但因與天然氣的價格掛鉤,導致消費者須支付更昂貴的綠能價格。

丹麥、德國、荷蘭、愛沙尼亞、芬蘭、盧森堡和拉脫維亞等國在信內表示,歐洲現有的市場設計有利於多年來壓低電價,幫助擴大再生能源發展,並確保生產足夠的電力來滿足需求並避免短缺。若貿然修改,恐怕得不償失。

丹麥能源部長拉爾斯·阿加德(Lars Aagaard)表示:「我們必須對抗殺雞取卵的誘惑,也就是避免扼殺已經存在十年的單一電力市場。」

這些國家表示,有鑒於去年電力成本飆升,目前電力市場確實有改進的空間。但他們表示,任何調整都必須確保市場繼續發揮功能,並獎勵對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

「任何超出對現有框架進行針對性調整的改革,都應該要有深入的衝擊評估作為基礎,且不應在危機模式下採用。」致歐盟執委會的信函中寫道。

包括西班牙和法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則不斷呼籲更深層次的改革,西班牙提議轉向更長期的固定價格發電廠協議,以試圖限制價格飆升。

這七個國家在信中表示,差價合約(CfD)等方案有可能發揮一定作用,但它們應該是自願性質,聚焦於新的再生能源發電,並還是要回應市場。

電力行業游說組織Eurelectric也警告不要強制執行差價合約,它認為這可能會破壞電力市場的競爭並阻擋投資者。

這七個國家在他們的信函中表示,他們支持歐盟執委會提出的一個想法,即讓消費者更容易在波動和固定價格的電力協議之間做出選擇。但他們拒絕了歐盟執委會的另一項建議,也就是延長歐盟一項臨時措施,該措施徵收非天然氣生產商的超額利潤。

「這可能會損害投資者的信心」,這些國家在信中表示,並援引歐盟的估算,每年需要數千億歐元的再生能源投資,以幫助各國放棄俄羅斯化石燃料。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