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國創新部門拚綠能 電網升級經費不足成挑戰

EN

馬來西亞力拚能源轉型,在12日進行內閣改組,將原先的「天然資源、環境及氣候變化部」拆分成兩個部門,被認為是為了提升行政效率、展現綠能發展的決心,近期也有官員呼籲企業得將「脫碳」(decarbonization)納入長期策略發展方向,不過他也坦承國家電網升級經費不足是當前最大挑戰。

執政滿周年的安華(Anwar Ibrahim)首度改組內閣,其中「天然資源、環境及氣候變化部」(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NRECC)被拆分成「能源轉型及公共事業部」(Ministry Energy Transition and Public Utility)以及「天然資源及永續部」(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中央社》引述默迪卡民調中心(Merdeka Center for Opinion Research)研究員李泰德(Ted Lee)分析,安華政府發現國家財政最大負擔是汽油補貼,因此鼓勵使用電動車、逐步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將是施政重點,尤其要有排富條款。

新任天然資源及永續部部長聶納茲米(Nik Nazmi Nik Ahmad)在改組前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表示,「政府試圖向企業溝通脫碳的概念,他們普遍認為淨零成本太昂貴⋯⋯,『我們不需要,我們規模還不夠大,也不是跨國企業』,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想法。」

聶納茲米代表馬國在COP28發言。(圖片來源:UNclimatechange)

馬來西亞電力結構主要依靠天然氣與石油,根據歐洲環境與能源智庫Ember研究數據,去(2022)年馬國的燃煤發電占總發電量的42%、天然氣發電占38%,水力發電占17%,而其他再生能源占比微乎其微。

聶納茲米表示,現行電網的設計是為了燃煤或天然氣等大型電廠,讓它們能夠穩定控制發電量,但隨著太陽能等小型多樣化的電力來源增加,電網應該被重新設計,且其成本相當龐大,預估在2050年底前得花馬幣1,800億令吉(約新台幣1.2兆元),大約占能源轉型總預算的1/4。

安華政府預計2024年開始削減電力補貼,提高企業與富有家庭的費率,要逐步讓民眾面對真實的供電成本,除了遏止電力需求增加、鼓勵節約與提高能源效率外,也讓投資人更清楚電價組成,同時鼓勵發展電網,政府也寄望向新加坡出口再生能源,能為更新電網提供資金。

馬來西亞努力加快能源轉型,並將2050年再生能源供電目標,一舉從4成提高到7成,聶納茲米也表明,政府希望能實現不會再蓋新燃煤電廠的承諾,「但我們捉襟見肘,需要已開發國家的協助」。

相關主題
馬來西亞擬推新氣候法 計劃調升電價、大砍富人補貼
大馬淘汰燃煤轉型擬公開招標 仿效越南JETP協議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