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立盈擬在東南亞建100MW太陽能項目 大馬占逾30%

EN

立盈在馬來西亞的大型太陽能項目。(圖片來源:立盈)

獨立綠能發電商立盈(Nefin Group)今(2024)年計劃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取得100MW的太陽能項目,其中馬來西亞因市場滲透率提升,預計將占總額逾30%。估計這些項目可帶來約4,600萬令吉(約新台幣3億元)收入。

獲大馬政府CGPP項目 朝公用事業規模計畫前進

立盈東南亞董事總經理張博宏(Chong Bor Hung)接受馬來西亞《太陽報》(The Sun)專訪表示,約20年的長期合約將為公司在該期間提供穩定收入來源。

該公司2023年在東南亞獲得容量總計超過70MW的項目。近日,馬來西亞能源委員會(Malaysian Energy Commission)選中該公司作為「企業綠電發展計畫」(Corporate Green Power Programme, CGPP)的太陽能生產商之一。立盈將在霹靂州(Perak)安順市(Teluk Intan)開發一座45MWp太陽能廠,成本估計1.3億令吉。

張博宏表示,「這是我們至少未來2年戰略上的重大一步。在東南亞,將以馬來西亞為主,預計每年業務規模100MW。」

他談到,「我們初期是在屋頂太陽能業務占優勢,獲得了CGPP項目之後,現在正朝著公用事業規模項目的方向發展,預計2024年將獲得更多。」公用事業規模項目需要2到3年的開發前置時間,為了在2025年建造該規模項目,開發工作已從2023年展開。

看好大馬市場持續穩定 籲政府放寬能源市場限制

馬來西亞預計將占總開發項目約1/3,其次是台灣,其餘可能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展望前景,張博宏指出,馬來西亞持續展現穩定的產業增長,僅管政府制定的政策「相當保守」,該國的成長在過去8年仍相對一致且穩定。

他談到,「馬來西亞一直是東南亞較穩定市場之一,預計增長將像前幾年那樣穩定。政府2024年可能會依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ETR),推出一些特殊項目或大型計畫。對產業的大多數來說,我預期產業增長將與過去幾年所見情況相符。」

雖然他讚揚馬來西亞政府實施的各項措施,以推進綠色倡議,但認為政府在加速電網脫碳方面可考慮其它方法,包括放寬當地能源市場和鬆綁技術限制,允許發電商和消費者之間直接買賣電力,使交易更自由、更透明。

他指出,「其次是鬆綁對容量的技術限制,以及在馬來西亞項目的審批流程… 放寬太陽能系統容量的部分技術限制,也將允許建造更大規模的裝置,並將提升再生能源併入電網的滲透率。」

相關主題
數據中心需求增、太陽能板成本降 投行估大馬光電業今年樂觀
日企將在大馬生產綠氫 盼燃料多元化加速脫碳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