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在馬來西亞啟用全球最大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製造園區。(圖片來源:英飛凌)
德國晶片大廠英飛凌(Infineon)宣布,全球最大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製造園區8日在馬來西亞正式啟用,除了產品有助於電動車、資料中心提高效能、減少碳排,也承諾第3期工廠將採用100%綠電,確保持續朝203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
企業關注能效提升,英飛凌大馬擴廠搶攻綠商機
全球脫碳轉型的永續作為推升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英飛凌為了鞏固領導者地位,選擇在馬來西亞北部的居林縣(Kulim)擴大投資,發展以碳化矽及氮化鎵(GaN)為主的寬能隙(Wide Band Gap, WBG)技術,可為電動車、快速充電樁、再生能源系統、資料中心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相較於一般矽晶圓,寬能隙半導體能承受較高溫度及電壓,其中碳化矽是電動車充電樁、再生能源基礎建設的關鍵材料,而氮化鎵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能夠有效轉換電力、減少能量損失,讓充電器及電壓器變得更小。
新園區共分3期,最新啟用的是第1期,英飛凌一共投入20億歐元(約新台幣718億元),第2期投資金額為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96億元),如果順利啟用,新園區就會成為全球最大8吋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製造基地。
儘管產品還沒交付,但英飛凌與客戶從設計開始的合作案,訂單金額已經高達50億歐元,另外客戶預付款也有1億歐元(約新台幣35.9億元),預料都將成為擴建第3期工廠的資金。
鳥瞰英飛凌在居林縣的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園區。(圖片來源:英飛凌)
新廠用綠色冷媒、提高水資源效率,目標取得綠建築
英飛凌執行長漢尼貝克(Jochen Hanebeck)表示,由於半導體的需求持續成長,對居林縣的投資引來客戶高度興趣,且透過預付款的方式表達支持,也增強綠色轉型所需關鍵零組件供應鏈的彈性。
為了減少碳排,英飛凌表示,第3期工廠將使用100%再生能源,並採用最新減排系統及綠色冷媒,同時提高間接材料回收率及水資源使用效率,目標是取得當地綠色建築指數(Green Building Index,GBI)的認證。
《日經亞洲》(Nikkie Asia)、《彭博》(Bloomberg)都認為,英飛凌這次擴大投資,凸顯美中貿易戰等地緣政治影響下,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地位正在逐漸上升,過去幾年崛起成為全球封裝中心,包括英特爾、日月光等大廠都加碼布局,最主要因為有技術的勞動力成本較低、同時鄰近主要市場。
資料來源:Infineon、Nikkei Asia、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