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來西亞第二階段能源轉型 2040年前拚電動車市占達八成

EN

馬來西亞8月29日公布了第二階段的「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Roadmap, NETR),定調政府實現2050年淨零目標的具體路徑,包括成立氫能與碳捕集中心,並要在2040年前使電動車在整體汽車市場占比達80%。

第一階段轉型路線圖已於7月27日發布,涵蓋了六大能源領域,分別為再生能源、氫能、生質能、綠色移動、能源效率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

根據最新釋出的路線圖,馬國政府也將推出一項國家能源轉型基金(NETF),並將以20億令吉(約新台幣137億)資金作為初始種子基金(seed fund)。

即刻報名「建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商機」研討會,掌握綠能產業最新趨勢!

NETR旗下項目預計將吸引超過250億令吉的投資,並減少1,000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排放。同時計劃成立一個能源轉型國家委員會,加強在能源政策制定方面的跨領域合作。

NETR預計馬來西亞在2050年前,將使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占比達70%,主要來自太陽能。燃煤發電占比目標在2050年自目前的26%下降至零。

交通運輸是該國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陸面運輸每年排放量達5,500萬CO2e.,政府因此有意在各產業擴大實施綠色移動措施與技術,包括輕重型汽車業、航空業和海洋運輸業。

馬來西亞目標在2040年前使電動車在整體車市占比達80%,並使當地電動車製造業在本土EV製造業占比達90%。同時計劃在2050年前,實施47%的永續航空燃料(SAF)組成要求。

馬來西亞公布第一階段能源轉型 投資額上看12兆

根據此路線圖,馬國政府目標是提升整體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強度(Energy Intensity)並減少碳排,「透過降低需求以提升能源安全、降低用戶成本以增強能源公正,並減少能源生產排放以提升環境永續」來改善「能源三難」(Energy Trilemma)面臨困境。

馬來西亞也正在考慮生產綠氫。NETR計劃在2030年前成立一座低碳氫能中心,並於2050年再增加兩座。同時目標在2050年前,自太陽能、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每年生產高達2,500萬噸的綠氫。

此外,該國計劃在2030年前開發三座CCUS中心,其中兩座位在馬來西亞半島,另一座在砂拉越(Sarawak),總儲存容量達每年1,500萬噸。並且預計在2050年前新增三座碳捕集中心,使總儲存容量來到每年4,000萬至8,000萬噸。

要實現這些能源轉型目標,NETR估計馬來西亞在2050年前,將需要1.2兆至1.3兆令吉的投資額。

馬國砂拉越能源拚2032年前 出口1GW綠電至新加坡
馬來西亞盼出口綠電至印尼新首都 成為東協綠能樞紐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