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馬發電商助攻能源轉型,啟動生物質混燒發電項目、拚2027年混燒比例達15%

EN

馬來西亞丹榮賓燃煤發電廠。(圖片來源:馬拉科夫)

馬來西亞獨立發電商馬拉科夫(Malakoff)近日在位於柔佛州笨珍縣(Pontian)的2,100MW丹榮賓(Tanjung Bin)燃煤發電廠啟動了生物質混燒項目,目標在2027年前達到15%的混燒比例。

馬拉科夫助力國家能源轉型,計劃2027年達15%生物質混燒

據《The Malaysian Reserve》和《The Edge》的報導,該項目是馬來西亞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ETR)中的主要項目之一,展現了馬拉科夫公司對國家能源目標的支持。按NETR規畫,2030年將碳強度要降低45%,並在2050年前將再生能源容量從40%提升至70%。

繼2022年12月成功完成0.5%混燒的試行後,馬拉科夫已於2024年第一季完成2%生物質混燒裝置的建造和試運,並計劃在2025年從3%增至5%,最終在2027年前達到至少15%的目標容量。

預計全階段實施15%生物質與煤炭混燒,可抵消大量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相當於種植1.4億多棵成齡樹。

這也旨在提升電網穩定性,並與馬來西亞的公正能源轉型承諾相符,即公平轉向綠色經濟、包容性機會、有意義就業,並解決安全、永續和可負擔性的能源三難困境(Energy Trilemma)。

馬拉科夫新啟動的生物質混燒項目,不但可以降低碳排、增加再生能源容量,還能提升能源安全。(圖表來源:馬拉科夫)

馬拉科夫引進日本和歐洲技術,提高生物質混燒效率

馬拉科夫目前正積極探索日本和歐洲的生物質混燒和設備處理的先進技術,以優化商業運作階段的效率。同時考慮採用「智慧筒倉系統」(smart silo systems)等創新技術來簡化運作,該系統能夠儲存多種類型的生質燃料,以及乾燥木質顆粒的運用。

馬拉科夫執行長賽林(Anwar Syahrin)表示,這項進展有潛力減少以燃煤作為發電廠主要燃料來源的依賴,反映出公司致力於採用新技術實現永續能源解決方案。

他談到,「在意識到維持我們對馬來西亞經濟的貢獻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後,特別是我們占馬來半島發電容量的21%,我們採取了決定性行動。為了保持在發電業的地位,我們致力於再生能源轉型,並中和我們的碳足跡,以因應對永續和ESG原則的日益重視。」

他補充,馬拉科夫的火力發電業務,一直專注於提升生物質混燒能力。藉由持續評估替代生質燃料,馬拉科夫的目標是逐步提升混燒比例,目標在2027年前達到至少15%的混燒準備能力。

確保發電廠運作穩定仍是首要任務,這是透過嚴格的盡職調查和維護計畫來實現。今年初,馬拉科夫為營運、維護和工程團隊舉辦了有關燃煤電廠生質能和生物質混燒的研討會,為發電廠員工提供必要知識,以解決與生質燃料的處理和儲存相關的潛在危險。

資料來源:The Malaysian ReserveThe Edge

相關主題
馬來西亞NEM計畫刺激綠電使用 太陽能板安裝量大增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