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再生能源
2025-04-30
REM Asia》國際情勢衝擊再生能源投資,專家:穩定政策將有助解決供需失衡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迅速發展,亞太地區資料中心用電需求持續攀升。但全球政經局勢變動快速,從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到美國川普政府可能帶來的政策轉向,都對市場投資環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2025-04-30
金磚9國化石燃料發電首度跌破5成,為何中國「一帶一路」加碼印尼煤電成隱憂?
美國智庫「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GEM)29日發布報告指出,去年巴西、印度、中國的再生能源大幅成長,金磚國家化石燃料發電占比首次低於5成,但中國與過去的承諾背道而馳,仍持續在海外興建燃煤電廠,且幾乎都落腳印尼。
2025-04-30
印尼鎳電池大國夢碎?中國LFP電池市占飆升下,LG新能源宣布退出合作案
南韓電動車電池大廠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LGES)退出印尼「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引發產業關注。部分產業人士指出,隨著中國車廠大量採用磷酸鐵鋰(LFP)電池,擠壓了含鎳電池的市場需求,可能是LG新能源決定撤出印尼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為當地鎳礦下游產業帶來連鎖衝擊。
2025-04-29
西葡「斷崖式」停電癱瘓歐洲大城,是電網或綠電結構釀禍?專家說法一次看
西班牙、葡萄牙遭遇罕見大規模停電,導致民生、交通大亂,被認為是近10幾年來最嚴重的停電事故之一,兩國政府隨即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而停電的原因目前仍眾說紛紜,多數與電網不穩定有關,加上電網重啟過程相當複雜,全面復電恐怕得等一個星期。
2025-04-29
直擊REM Asia 2025:川普亂流下亞太再生能源需求攀升,供應鏈成企業淨零最大挑戰
一年一度的「2025再生能源市場亞洲研討會」(Renewable Energy Markets,REM Asia)29日在新加坡登場,以為期兩天的會議,提供最新的潔淨能源轉型資訊跟策略,探討全球綠能趨勢及政策對產業影響。首日專家提醒,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帶來國際ESG亂流,各國政府需要有一致性的政策,並保持與企業、社區合作,才能確保能源轉型持續推進。
2025-04-28
AI的永續兩難:科技推進與能源代價的平衡之道
在 AI 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演進同時,全球也面臨永續轉型的關鍵時刻。AI 不僅是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力量,也逐漸被賦予推動環境與社會永續的期待。然而,當 AI 成為推手的同時,它所帶來的龐大能源消耗與碳足跡,也讓人不得不正視其對永續目標可能造成的反效果。
2025-04-24
台電預告推出地熱合作平台,攜手民間、國際「4箭齊發」加速開發
截至2024年8月台灣地熱裝置量7.49MW(千瓩),為實現2027年1GW(百萬瓩)、2050年6GW設置目標,台灣將朝「深層地熱」開發邁進。在今日(24)第三屆國際地熱論壇中,台電也表示將「四箭齊發」推動地熱發展,不僅強化國際合作,也將打造公開透明的「地熱開發合作平台」,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起推動,每年兩次評選,協助民間開發地熱。
2025-04-23
台灣航空淨零里程碑!航空三雄同步啟用SAF,估今年減碳效益達1.5萬噸
永續航空燃料(SAF)相較於傳統航空燃油,最多可減少約80%排放,成為航空業邁向淨零排放的關鍵技術。今(23日)台北松山、桃園、高雄3座機場同步啟用SAF,由中華航空、長榮航空與星宇航空首次添加SAF燃料,為台灣航空業立下邁向淨零的新里程碑。
2025-04-23
大同高層迎以色列國會政要來訪,盼推進電網韌性、能源轉型合作
大同看好加薩地區重建帶來的能源商機,董事長王光祥與總經理沈柏延今(23日)接待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杜伯斯基(Boaz Toporovsky)率領的訪問團,雙方針對電力設備與能源轉型服務進行廣泛交流,期盼透過技術與產業優勢,建立更多合作可能。
2025-04-23
美國關稅逼退中企,大馬太陽能市場將洗牌!本土開發商有望逆勢獲利?
美國對東南亞中企施加的太陽能關稅逐漸見效。馬來西亞產業人士透露,受關稅影響,中資背景的太陽能企業因為成本飆升,營運難以為繼,正逐步撤離當地市場。但新增關稅對本土製造商影響有限,當地開發商及安裝廠商甚至能從當前全球太陽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的市場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