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碳管理
2025-06-06
時尚品牌減碳成績單揭曉:H&M連2年奪冠,Shein碳排大增170%墊底
非政府環保組織Stand.earth近日公布時尚業減排大調查,瑞典品牌H&M連續第2次登上榜首,而近年快速崛起的中國快時尚品牌希音(Shein)則是倒數第3名,與台灣人熟知的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一樣屬於末段班。
2025-06-04改變百年傳統!美國港口導入「數位排隊」助航運減碳2成、緩解塞船問題
簡單的軟體系統也能發揮龐大減碳效益。美國加州洛杉磯港與長灘港在採用類似OpenTable的線上排隊系統後,不但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緩解港口壅塞問題,也使跨國航運業者減少2成以上碳排,且系統從開發到上線不到一個月就完成。
2025-06-04聯邦快遞推航空業淨零轉型,攜耐思特啟動全美首次大規模SAF合作
為實現2040年全球碳中和營運目標,聯邦快遞(FedEx)近日宣布與永續航空燃料(SAF)製造商耐思特(Neste)展開為期一年的合作,首次在美國大規模使用永續航空燃料。根據協議,聯邦快遞將向耐思特採購逾300萬加侖的混合燃料。
2025-06-03高雄拚淨零開先例!通過全國首個「城市碳預算」,目標2年減碳383萬噸
高雄以工業起家,擁有大量鋼鐵石化、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在淨零轉型路徑上格外積極。高雄市議會昨(2日)三讀通過「高雄市碳預算(2025年~2026年)」,透過兩年一期碳預算,為城市訂定溫室氣體排放上限,創下全國地方政府首例。
2025-06-03IKEA靠它省下30%能耗!數位孿生如何改寫建築未來、提升氣候韌性?
氣候變遷下,如何讓建築、城市變得更節能、更環保,甚至具備調適和抵禦氣候變遷的能力?數位孿生或許是個解方,這項技術能為實體建築、甚至整個城市創建可同步的虛擬分身,即時呈現溫度、能耗與碳排等數據並自動優化,幫助建築更節能、都市更宜居,甚至提前預測災害風險,協助救援。
2025-05-29微軟、Google都在買!逾6成生物炭合約被企業鎖定,這款碳移除技術夯什麼?【分析】
微軟再度刷新碳移除採購紀錄,5月21日宣布與玻利維亞碳移除公司Exomad Green簽署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物炭(biochar)碳移除合約,預計在未來10年間移除高達124萬噸二氧化碳,這也讓過去相對低調的生物炭技術躍上企業減碳工具的主流舞台。為何生物炭竄升成為企業新寵?《RECCESSARY》帶你了解。
2025-05-28印尼掌握全球6成鎳產量,供應鏈卻難逃煤電!鎳礦產業淨零轉型難在哪?
電動車是低碳運具的代表,但電池材料供應鏈卻離不開高碳排的灰電,這也讓全球鎳礦重鎮印尼面臨轉型陣痛期,當地業者坦言,鎳產業的能源轉型壓力與日俱增,然而從目前政府與企業的應對作為來看,短期內要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仍有難度。
2025-05-26直擊廢魚塭變藍碳庫,年吸77噸碳排!台灣大如何攜手學界用科學復育紅樹林?
廢棄魚塭搖身一變成紅樹林藍碳復育基地。台灣大哥大23日攜手政府、學界打造台灣首個「藍碳紅樹林復育計畫」,結合生態保育跟科學研究,進一步了解紅樹林生態系跟碳匯效益,團隊預估,預計每公頃每年可吸收77公噸二氧化碳。
2025-05-23碳移除產業遇逆風!Climeworks裁員逾2成,美國新廠補助恐因川普2.0生變
瑞士直接空氣捕捉(DAC)指標性企業Climeworks近期宣布裁員,將在全球削減超過2成人力,高層將問題歸咎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政策變化,但有產業人士認為,碳移除市場還未成熟、以及高度依賴單一買家,都是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
2025-05-21綠色鋼鐵推進卡關?印度產能超車中國居冠,智庫警告高碳排技術依賴風險
全球鋼鐵業脫碳計畫持續增加,但執行成果不盡理想。最新報告指出,印度新增鋼鐵產能已經超過中國,被視為是全球綠色鋼鐵轉型的關鍵,且必須改變以燃煤為主的煉鋼技術,否則將拖累全球鋼鐵產業脫碳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