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圖解】印尼全面淘汰煤電踩剎車!新政府百日政績盤點,下一步退出《巴黎協定》?

普拉伯沃政府推翻2040年淘汰燃煤發電的承諾。(圖片來源:普拉伯沃臉書)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在巴西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上誓言2040年前淘汰燃煤電廠的豪語仍猶言在耳,結果不到3個月,印尼氣候特使哈希姆(Hashim Djojohadikusumo)改稱「全面關閉燃煤電廠」並不屬實,推翻了普拉伯沃15年內全面淘汰燃煤發電的宣告,再度引發國際關注。

普拉伯沃自去年10月20日就任印尼總統,至今約3個多月時間,期間喊出不少能源相關政策,《RECCESSARY》盤點他提出的能源及環境永續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專家及業者對於新政府的觀察。

印尼新政府百日政績大盤點

B40、B50生質柴油政策延後實施

普拉伯沃上任後以自給自足作為能源政策主軸,計畫在2029年,也就是這次任期結束前,停止燃料進口,其中部分缺口打算以生質燃料填補,並以全球最大棕櫚油輸出國之姿,下令加快提升混摻生質柴油的比例,力拚使用50%棕櫚生質柴油、50%一般柴油的B50混合燃料在今年就上路。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原定今年元旦實施的B40(混摻40%棕櫚油)則延後到2月全面施行,且能源與礦產資源部(ESDM)已經表明,B50的進程最快要等到2026年,等於宣告普拉伯沃的政策可能跳票。

對此,普拉伯沃本人沒有多做回應。跳票的原因除了研發需要時間,也得考量棕櫚油原料分配問題,如果將大部分棕櫚油用於生質燃油,恐對原有棕櫚油價值鏈造成嚴重衝擊,甚至因為影響食用油產量而引發糧食安全危機,另外,如果因此擴大棕櫚油產量,也可能造成與森林爭地等環境破壞的疑慮。

印尼碳權開放國際交易受矚

普拉伯沃的生質柴油目標還需要時間醞釀,另一方面,似乎已經為龐大碳市場找到新方向。

坐擁全球第3大熱帶雨林的印尼,具有豐富的自然碳匯,普拉伯沃曾表示,該國可向市場提供5.57億噸碳權,作為國家能源轉型的資金來源。儘管競選期間傳出可能成立負責碳權管理的綠色基金(Green Fund)至今還沒有著落,但新政府在1月底對國際買家開放碳權交易,為低迷的國內市場注入新動力。

印尼曾因為民間碳計畫快速擴張而收緊相關規定,但隨著海外交易成績不錯,讓普拉伯沃政府信心大增,不但強調未來碳權認證機制會更加透明,避免重複計算等問題,也承諾最快3月將新增以自然為本的碳權,以滿足大型海外買家追求高品質碳權的需求。

根據彭博新能源(Bloomberg NEF)的資料,包括福斯汽車(VW)和殼牌(Shell)等跨國企業都已經是印尼的碳權主要採購者。

一表看懂普拉伯沃政府 能源、碳政策進展

(資料整理:林柏宇;製表:許祖菱)

受美國退《巴黎協定》影響,印尼推翻2040淘汰燃煤宣言

氣候變遷對全球造成衝擊,更促使印尼遷都努山塔拉,普拉伯沃在去年11月的G20峰會上,以英文演說,向世界宣告新的氣候目標,包括將國家淨零期程從2060年提前至2050年,並在2040年以前淘汰燃煤發電,同時增加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至75GW(百萬瓩)。

沒想到,印尼能源與環境特使、同時也是普拉伯沃胞弟的哈希姆,1月底出席一場永續論壇時,竟然語出驚人表示,是媒體誤解普拉伯沃的政策,指稱在2040年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的描述並不屬實(not true)

他以德國正遭受廢核負面衝擊為例,澄清印尼政府立場是不再允許興建新的電廠,而不是完全捨棄燃煤發電,「如果關閉所有火力發電廠,將會讓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我們並不希望自毀經濟。」

由於印尼燃煤發電占比超過5成,更有許多電廠才剛啟用不久,勢必得面對提前除役燃煤電廠的問題,當地私人智庫基礎服務改革研究院(IESR)預估,要在2040年徹底擺脫煤電所需的成本約275億美元(約新台幣8,800億元),另外還需要1.2兆美元(約新台幣38.4兆元)建置再生能源,金額遠超過印尼政府所能負擔。

無獨有偶,印尼能源與礦產部長巴赫理(Bahlil Lahadalia)也跳出來稱,目前電力仍得依靠燃煤支撐,強調印尼不該迫於外國壓力而完全使用再生能源,「我對源自《巴黎協定》的壓力感到不解,連新任美國總統川普都已經親自宣布退出,印尼也不應該深陷其中。」

在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印尼政府的氣候野心出現明顯動搖,哈希姆與巴赫里一致認為,美國每年人均碳排13噸,印尼則是3噸,因此只要求印尼完全關閉燃煤電廠並不公平,而且龐大的能源轉型經費壓力,需要外國盟友伸出援手。

其中,「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受到高度期待,印尼更爭取到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00億元)能源轉型資金,但包括淘汰煤電廠在內的計畫執行情況不盡理想,經費始終無法為印尼政府所用,巴赫理強調,「目前沒有捐贈者真的提供我們所需的經費,一個都沒有。」

延伸閱讀》德國接替美國主導JETP,歐盟、法國挹注5億助印尼能源轉型

業界控普拉伯沃「政策朝令夕改」有前例

氣候政策專家普遍認為普拉伯沃喊出的氣候目標相當遠大。《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要實現目標,印尼需要在再生能源、電網設施及電動車方面投資3.8兆美元(約新台幣121.6兆元)。氣候智庫EMBER則分析,印尼得在15年將再生能源占比從目前的20%拉高至65%,也就是必須做出系統性的改變,否則無法兼顧經濟與環境的發展。

而基礎服務改革研究院(IESR)樂觀認為,普拉伯沃的理想有機會實現,建議政府成立減碳小組,直接向總統回報,而燃煤電廠提前除役所需的額外支出,可透過碳權交易及結合公私立部門的混合融資來滿足,同時強調再生能源、電力供應等法規必須與國家能源政策目標一致。

至於在再生能源目標方面,印尼太陽能新創Xurya Daya Indonesia創辦人艾德溫(Edwin Widjonarko)透露,當地在2018年推出屋頂太陽能政策以來,相關規定已經修改5次,直指政策的反覆及不確定性嚇跑了投資者,且包括電網等基礎建設的不足也讓業者卻步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燃料煤出口國,且6成電力來自燃煤電廠,本就很難立刻與煤炭劃清界線,只是普拉伯沃政府高層,似乎受到川普2.0的影響,推翻全面淘汰燃煤的承諾,不但在國際舞台上失去面子,也在全球競逐永續發展的趨勢下失去契機。

資料來源:Jakarta Post(1)(2)EMBERReutersMongabay(1)(2)Indonesia Business Post

相關主題
印尼新版電力計畫將出爐:綠電占比10年內升至35%,太陽能、水力、地熱成主力
從燃煤陰影到綠能契機:專家分析「全球南方」如何團結應對空污與氣候挑戰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