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今年綠能投資超越化石燃料

EN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25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因俄烏戰爭加劇能源安全的擔憂,以及富裕國家政策的相挺之下,今年潔淨能源的投資有望超越化石燃料的支出。

據報告估算,2023年全球能源投資約2.8兆美元(約新台幣86兆)。其中超過1.7兆美元(約新台幣52.2兆)用來投資潔淨能源,其範疇包含再生能源、核能、電網、儲能、低排燃料、優化能源效率,以及終端用戶使用的再生能源及執行的電氣化。

其餘略超過1兆美元(約新台幣30.7兆)的資金則用來投資不減反增的化石燃料供應和電力,當中15%用於煤炭,其餘用於石油和天然氣。

煤炭投資增 零碳路漫漫

然而,該報告也指出,煤炭的投資預計在2023年增加10%,這數字幾乎是IEA預估擺脫化石燃料、應對氣候變遷實現零排放目標的六倍。部分問題在於許多地區的能源需求增長超過供給,強大的能源產業利益也會左右對未來產能投資的決策,且往往偏好化石燃料。

全球碳需求在2022年達到巔峰,約40GW的新燃煤電廠獲得批准,是2016年以來新高,幾乎都設在中國。

儘管如此,擁抱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根據IEA說法,目前在化石燃料每花1美元,就會有1.7美元用於清潔能源,五年前,這個比例是1:1。

綠能擴張 太陽能投資將超越石油

潔淨能源投資在近幾年因為諸多因素快速擴張,包括經濟成長強勁和化石燃料價格波動,尤其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造成化石燃料價格起伏,大家更擔心能源安全的問題。

美國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及歐洲、日本、中國和其他地方的響應,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IEA報告指出:「太陽能表現最耀眼,估計2023年每天有10億美元投資太陽能,首次超過石油上游投資。」

超過九成的潔淨能源投資來自發達的經濟體和中國,較不富裕的國家投資較少。報告稱,高利率、電網基礎設施薄弱、政策不明確等因素,成了許多國家投資再生能源的絆腳石。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