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從綠能配角變主力!Fluence如何靠供應鏈多元化,搶占亞太電網先機?

Fluence亞太市場開發副總經理Wilhelm van Butselaar認為,電池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夠提升電網穩定性。

Fluence亞太市場開發副總經理Wilhelm van Butselaar認為,電池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夠提升電網穩定性。(圖片來源:Wilhelm van Butselaar Linkedin)

隨著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近年大幅下降,全球能源轉型正在加速中。然而,由於再生能源具備間歇性,穩定電網成為各國邁向淨零的重要挑戰。全球智慧儲能領導廠商Fluence亞太市場開發副總經理Wilhelm van Butselaar近期接受《RECCESSARY》書面專訪,分享如何在政經局勢不確定的當下推動儲能技術落地,為能源轉型開闢新出路。

能源安全受各國關注,儲能市場每年成長21%

電池儲能系統在電網中並非配角,Butselaar認為,電池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夠提升電網穩定性、加強能源可靠性,並促進太陽能與風能等間歇性再生能源有效整合至電力系統。

電池儲能系統優勢在於快速響應,可以透過即時供電來模擬傳統慣性反應,當傳統機組跳電、電網頻率出狀況時,可以快速響應緩解電網波動,他認為,在高再生能源滲透率的電網中,電池儲能系統的穩定作用無可取代。

以全球趨勢來看,全球儲能市場也正以每年21%驚人速度成長,預計到2030年儲能裝置量將達到 137GW/442GWh(百萬瓩/百萬瓩時)的規模。

Butselaar表示,在高再生能源滲透率的電網中,電池儲能系統的穩定作用無可取代。(圖片來源:Fluence)

Butselaar表示,在高再生能源滲透率的電網中,電池儲能系統的穩定作用無可取代。(圖片來源:Fluence)

台灣富安能源總經理鄒宏楷表示,台灣在人工智慧(AI)供應鏈中占有關鍵地位,但在能源轉型、能源成本上升和能源安全等領域面臨獨特挑戰。導入儲能系統有助於提升能源自主性、減少對電網的依賴以及電價波動衝擊,在緊急情況還可以提供可靠的備援電力。

台灣也積極發展儲能系統,更有許多應用實績。2024年403花蓮大地震導致發電機組跳脫,儲能設備作為第一個備援放電,10秒內補上相當於一部中火機組的出力,爭取到抽蓄水力發電補上的時間,讓電網頻率在10分鐘內恢復正常。

Fluence在菲律賓已累積610MWh(百萬瓦時)裝置量,為亞太第2大據點。(圖片來源:Fluence)

Fluence在菲律賓已累積610MWh(百萬瓦時)裝置量,為亞太第2大據點。(圖片來源:Fluence)

儲能併網許可流程繁雜,亞太布局仍有挑戰

Fluence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業務觸角遍布全球,看好亞太各國加速推進能源轉型,在台灣、菲律賓與澳洲都有設點,今年1月更在日本設立當地辦公室,瞄準亞太市場的儲能進展。

其中由於菲律賓政府大力支持再生能源與儲能,在政策吸引下Fluence在菲律賓已累積610MWh(百萬瓦時)裝置量,為亞太第2大據點。Butselaar認為,菲律賓政策對再生能源與儲能的支持,也提升投資市場吸引力。

菲律賓不僅電池儲能系統認定為「獨立資產」,也藉由自由化的電力批發與現貨市場 (Wholesale Electricity Spot Market,WESM)為業者提供輔助服務和電能交易等多種收益來源。

只是東南亞市場也有獨特的市場挑戰,包括菲律賓電網併聯核准形成繁雜、防火安全與資安等法規與許可存有不確定性、輸電限制、市場規則變化,以及匯率波動和自然災害等風險。此外,有別於其它市場,菲律賓規定在專案完工後,才能申請電網併聯,這使得資產擁有者需承擔較高風險。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市場也同樣地面對輸電瓶頸、電網不穩定性以及傳統發電高成本等問題,但Fluence也積極布局,推出適合熱帶氣候條件的模組化及抗災型設計等,包括電池儲能系統配有液體冷卻系統、適當的絕緣設計和特殊塗層,以確保其長期性能穩定,希望電池儲能系統在高溫潮濕炎熱的東南亞,也可以順利運轉。

面對川普上任之後的反ESG浪潮,Butselaar也表示相關投資不影響,指出全球電池儲能市場持續強勁成長,需求日益上升,美國市場尤為突出,且Fluence在2022年《降低通膨法案》(IRA)通過前,便已著手布局美國供應鏈,憑藉在地供應鏈優勢,在美國更具備競爭優勢。

Fluence藉由多元化供應鏈策略,降低政經貿易的風險。Butselaar表示,Fluence的策略專注於在地化解決方案,應對各個市場的獨特挑戰,也期許產品符合特定市場需求,最終推動區域的永續成長。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